信息技術學習計劃范文
篇一:信息技術個人學習計劃
一、學習目的和任務
《信息技術教育》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是學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計算機教育專業最重要的主干課程。本課程以現代教學觀為指導,以建構主義理論作為主線,介紹了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觀念、目標、任務,讓學者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教學理論和教學技能,使其成為合格信息技術教師。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課程在當今信息時代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對培養中學生的信息素養的重要性,有效的運用現代教學觀建構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逐步實現以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
二、學習方式與基本要求
學習方式:通過集中學習和上機練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與同事共同討論,不懂的地方請輔導教師給予實時指導。
學習要求:
1.要認真完成針對每次訓練的內容的上機練習,爭取做到每課一得,并認真及時地做好鞏固;
2.學習時要認真聽課,并做好聽課記錄。
3.學習制作課件,用于日常的教學中。
4、嚴格遵守儀器設備的操作規則,愛護設備,保持室內整潔。
篇二:信息技術培訓計劃
按照國家、省上要求,為使我市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能夠順利實施和發揮作用,為了使教師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掌握計算機Inetnet、衛星IP廣播接收的基本知識、技能、具備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的基本能力,特制訂培訓計劃如下:
一、培訓內容
1、使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現代遠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應用,樹立起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
2、了解計算機的發展、用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軟件系統、硬件系統、多媒體技術應用基礎、計算機基本操作)
3、能夠獨立安裝、使用、維護Windows,熟練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學會使用防病毒軟件和壓縮軟件。
4、能夠獨立安裝Office2003,熟練使用Word進行文字的基本操作、排版、表格、綜合實例,熟練使用Powerpoint制作、設計和排版電子教案及電子教案的處理與播放,了解的Excel使用.
5、了解因特基本知識,熟練使用游覽器進行信息資源查詢,收發電子郵件,學會撥號上網的基本方法,了解網頁的制作方法。
6、了解衛星數據(IP)廣播接收系統原理和應用,包括:
(1)、衛星通信應用簡介
(2)、衛星接收系統原理與安裝調試
(3)、衛星數據廣播(IP)節目的接收和應用
7、遠程教育資源簡介,接收資源的分存儲,管理和應用,電子教室和教師備課系統軟件的使用,知識產權保護。
二、培訓方式
學校堅持以校本培訓為主,采用全校老師自我學習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
三、培訓時間安排
教師利用下午辦公時間堅持學習一小時,星期三、星期五為集中培訓時間,學校統一組織,由專任老師培訓。
四、保障措施
1、加強培訓領導。學校成立以何懷民為組長、葉育民為授課老師的培訓小組,強化培訓管理,確保培訓工作順利開展。
2、嚴格培訓考勤。培訓領導小組對參加培訓的教師進行嚴格的考核考勤,促使全校教師全員參與,確保培訓質量,力爭使百分之百的教師參與培訓。
3、認真進行考核。為確保培訓效果,發揮遠教資源的作用,對參與培訓的教師進行嚴格考核。
篇三: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
培訓內容:電腦基礎應用 培訓對象 45歲以下教師
培訓時間:周三下午3:00--5:00
培訓內容:多媒體制作
培訓時間:周六下午2:30--4:30
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使教師了解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應用技能,推進電化教學的發展,根據中心的培訓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制定教師電教培訓計劃如下:
一、 培訓目標
按學校的要求,本學期我們將對對教師進行一系列的培訓。通過培訓使所有教師都能夠利用網絡搜索、篩選出需要的信息;掌握校園網平臺相關模塊、都樂教育網相關模塊的使用方法;能自己維護好機器,會做安裝殺毒軟件,會打補丁,能夠獨立安裝系統;能制作簡單的課件、網頁。力圖通過培訓,使教師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現代教育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原則,運用電教手段優化課堂教學,并做好網絡安全方面的工作。
二、 培訓對象及內容
對培訓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老師要認識到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是教師必備的素質,教師要有危機感、緊迫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培訓中來。針對上級的要求和我校的實際,培訓將分為全員培訓和精英培訓兩個部分。
第一階段為全員培訓階段,內容①智能出卷評測系統,這部分內容主要為方便老師組卷,中心將進行檢測,要求每位老師都能夠掌握;②《榮成市教育系統信息技術全員培訓內容綱要》規定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大部分老師都已掌握,我們將重點放在操作系統的安裝、維護上,由于我校的機器較多,50臺學生機,還有各辦公室的計算機,單靠一個人的力量不可能維護好,通過培訓每位教師都能維護好自己的機器,以后網絡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維護網絡的正常運行,不再承擔個人及辦公室機器的維護。
第二部分精英培訓。內容分為三個部分:①校園網平臺培訓。首先從領導做起,強化收發文的使用,要求每位領導都養成登錄平臺的習慣,上級來文不打印,直接在辦公平臺上發送到學校郵箱帳號。并有步驟地將培訓擴大到專項管理工作的教師、班主任中去。最終形成無紙辦公,提高學校管理水平。②課件制作、網頁制作培訓。這部分知識有一定難度,不太容易掌握,不要求全員,只做精英培訓。首先教師自愿報名,然后學校根據報名情況,考慮年級、學科的平衡進行篩選。培訓力求實效,不搞形式,人數控制在20-30,并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對參加培訓的老師在年終考核中加一分,在以后的電教論文、學科課件評選中享有優先權。
三、時間安排
全員培訓可利用雙休日進行,所有教師按年級分為三個組,培訓在微機室中進行,保證一人一機,邊學邊練。
近年來,我校電化教育方面取得了多項殊榮,但客觀地看,我們的電化教育水平實際上已遠遠落后于其它學校,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習慣于應付上級的檢查,只做表面文章,而忽視了內涵的東西——教師信息素質的提高!
以往的培訓過多的追求全員培訓,由于參與人員過多,個別老師對培訓認識不到位,甚至有抵觸的情緒,加之條件有限,所以收效甚微。希望這次培訓能扎扎實實做些實在的工作,不搞形式,不求數量,力求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學校領導能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提高學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教師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電化手段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質量。
目前,學校中青年教師已100%通過信息技術培訓考核,但這僅僅是達到了應用信息技術的較低要求。要使學校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達到更高水平,特別是要使部分教師能勝任學校的信息化實驗班的教學,必須使教師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論水平和操作水平,為此,信息處特制定2005年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如下:
一、3月份,由對教師進行培訓,內容為如何用FrontPage制 作網頁。
二、4月份,由黃有新對教師進行培訓,內容為如何用Dreamweaver制作網頁。
三、4-5月,教師練習制作個人主頁,信息組教師進行輔導。
四、7-8月,對下學期任信息技術實驗班的教師進行培訓,要求能熟練應用Word、PowerPoint、及網頁技術進行備課上課。
五、9月份,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論學習與培訓。
篇四: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
一、 培訓目標
根據時代的要求,結合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需要,現決定對現有的教師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培訓,為我校的電教科研工作再上新臺階奠定基礎。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充實與更新知識,提高專業素質與教學能力,使自己在教育觀、教學觀、課程觀、知識觀、學生觀、人才觀、質量觀等教育思想方面都有重新認識的必要,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工作已在全區開展,并已在實踐中總結出“以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基本認知工具”等教學模式。使自己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盡快成長,掌握現代教學手段,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
二、培訓對象
石家莊小學全體教師。
三、培訓原則:
1、面向全員,突出骨干,按需實施,分類指導。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四、培訓時間:
1、業務學習時間集中培訓(每學期開學第二周周五下午)。
2、科任教師分教研組、備課組集中培訓。
五、培訓內容
1、電腦的基本操作,正確開關機步驟;組合鍵的使用方法;保存方法;英文字母的輸入、中文漢字的輸入;文件夾的建立、重命名、復制、剪切。
2、利用局域網辦公為教學與備課服務。
3、關于word方面的內容,使用word編輯軟件進行文字排版等利用word編輯和排版一份滿意的試卷。
4、PowerPoint幻燈片課件制作,如文稿演示軟件的功能、特點及應用;創建幻燈片或利用模板建立新幻燈片;輸入編輯文字、圖片、表格、語音、動畫、視頻或其它對象;編輯與修飾幻燈片;超級鏈接;組織與整理幻燈片;設置放映方式和效果,放映與打印幻燈片。
5、Excel電子表格制作,講述文字及表格的格式化 、數據的錄入及相應的設置 、數據的`處理如篩選、排序、分類匯總等、圖表的制作及函數的運用和打印等。
6、信息技術如何與各學科教學整合。
六、組織形式
集中在多媒體教室進行。
七、培訓要求:
1、提高信息技術意識,真正使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
我們就是要通過信息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信息意識,將信息意識灌輸到教師的頭腦中,使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教學有機的融到一起。
2、加強技能學習,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是基礎,也是關鍵。在今年的培訓中,我們結合學校教學和教師實際,以幻燈片制作技巧為重點,主要培養教師對Offcie 2003的使用水平,。
3、參培教師要遵守請假制度,有事履行請假手續。
4、按時出席,不遲到,不早退。
5、集中培訓時,要求教師認真做好筆記。
6、進行計算機實踐操作中,教師要按要求進行練習,不要做與培訓無關的事。
7、遵守機房一切規章制度。
篇五: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
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深入開展學校信息技術教育工作,使教師了解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應用技能,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效益,切實把信息技術應用到教育教學中去,使信息技術在我校開展普及,切實提高骨干教師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水平,特制定我校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計劃如下:
一、 培訓目標
1.通過培訓,加強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提高全校教師的信息技術整體水平。
2、積極開展網絡知識普及,使教師依托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教研與學習。
3、使每一位中青年教師擁有自己的博客,積累與交流教育感悟。
4、鼓勵和引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提高教育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學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實現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培訓對象:全校所有在職的教師。
三、培訓原則:
1、面向全員,突出骨干,按需實施,分類指導。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四、培訓內容
1、電教設備的使用方法、辦公室內多人用機問題。
2、關于word2003方面的內容,如利用word編輯和排版一份滿意的試卷;正確開關機步驟;組合鍵的使用方法;軟盤的正確使用和保存方法;英文字母的輸入、中文漢字的輸入;文件夾的建立、重命名、復制、剪切;使用word編輯軟件進行文字排版等。
3、網絡的使用,主要包括局域網、驅動器的共享、互聯網、瀏覽器的使用。
4、硬件驅動的安裝、軟件的安裝方法以及常用軟件使用方法的介紹。
5、多媒體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應用。
五、培訓方式和方法
教師的工作經歷、教學經驗、教學水平、自身素質、年齡不同,決定了培訓的形式和內容也不同。按照自主、開發的原則,運用課題帶動法,充分體現人人都是培訓者,處處都是培訓地,刻刻都是培訓時的特點,主要采取以下兩種方式:
(一)積極參與上級組織的各種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班,如計算機職稱考試培訓,充分利用校外資源。
(二)基于校園的自主的培訓方式
以專題講座形式,計算機教師指導,積極探索“參與、互動、合作、探究”的培訓模式,倡導以學習型團隊為載體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使教師在“做中學”在實踐中反思、研究、進步、提高。
六、培訓要求:
1、提高信息技術意識,真正使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
我們就是要通過信息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信息意識,將信息意識灌輸到教師的頭腦中,使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教學有機的融到一起。
2、加強技能學習,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是基礎,也是關鍵。在今年的培訓中,我們結合學校教學和教師實際,主要培養教師對Offcie 2003的使用水平。
3、參培教師要遵守請假制度,有事履行請假手續。
4、按時出席,不遲到,不早退。
5、集中培訓時,關閉手機,在老師授課過程中,教師之間不準互相說話,要求教師認真做好筆記。
6、進行計算機實踐操作中,教師要按要求進行練習,不要做與培訓無關的事。
7、遵守機房一切規章制度。
【信息技術學習計劃范文】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學習計劃(15篇)02-16
信息技術學習計劃15篇02-16
教師信息技術學習計劃(9篇)02-16
教師信息技術學習計劃9篇02-15
教師信息技術學習計劃通用9篇02-16
信息技術學習總結06-28
信息技術研修個人學習總結范文11-24
學期學習計劃范文03-14
學習計劃的范文03-07
個人信息技術研修計劃范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