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評課發言稿

    時間:2020-08-01 13:01:42 發言稿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評課發言稿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發言稿,發言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大家知道發言稿怎么寫才正確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評課發言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數學評課發言稿

    三年級數學評課發言稿1

      三天來,五位老師精神飽滿,神采飛揚,為我們展示了一節節教學風格各異、精彩紛呈的示范課,使我們受益匪淺。現在我代表三年級組對本周的五節課做評課發言。

      共同優點:

      1、課件制作精美,直觀,講解清晰透徹,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2、題型設計由易到難,有梯度,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都得到提高。

      3、整堂課既有獨立學習,集體討論,又有小組學習,動手操作等,課堂參與方式不僅形成了良好的課堂氛圍,而且促進了學生多種能力的協調發展。

      下面就三年級白老師這三節課進行講評:

      1、一開始就創設了“小猴子下山”這個學生非常熟悉的故事情景,導入新課,趣味性強。接著通過摸球游戲來驗證“一定”“不可能”“可能”等問題,讓學生經歷了一個提出問題-提出猜想-動手實驗操作-得出結論的探索過程。

      2、整節課給學生創設了積極思維、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的氛圍,始終以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使課堂教學結構嚴謹,一環緊扣一環,師生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思維活躍。

      3、課中的律動,貼切自然,事半功倍。

      4、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說說學生生活中的事物,學以致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習慣。

      不足之處:

      1、討論部分占用時間過多,對顯而易見的問題不需要進行討論,應針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討論。

      2、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濃,不能自主的質疑、發問,表達不同的意見,這也是這幾節課的共性問題,也是我們教者今后要改進的地方。

    三年級數學評課發言稿2

      一、引導學生學習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方法:

      謝老師教態親切自然,使用兒童化的`語言,遵循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原則,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聯系實際,注意通過直觀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選用的主要教學方式方法是直觀演示為主,引導學生親自操作、觀察思維、自學討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種方法有機配合使用。

      二、教學過程:

      (一)探索研究,引入概念。

      重視創設情景。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時是枯燥的,特別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課的開始就吸引每一位學生的眼球,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心往往對整節課的成功與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中,吳老師從學生身邊常見的平面圖形入手,接著創設了問題情境,驅動了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謝老師的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并且在通過摸一摸、涂一涂、比一比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面積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1、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首先利用學生學生身邊的桌面、數學書面、文具盒面、手掌面等圖形以及比較它們的面積,讓學生感受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的同時,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緊接著教師創設了第二個教學環節,說一說什么是面積,由學生總結出面積的意義。接著通過涂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顏色,感受它們面積。活動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兒童社會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實有效的數學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為了確實達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老師組織學生經歷了一個理解圖形面積的含義,探索一般圖形比較面積方法的過程。設計了許多活動,比如“直觀感知”層面上的說一說、摸一摸;比如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的活動,這個活動有明確的目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體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也為下節課求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做好準備。

      2、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強化概念。

      讓學生比一比手掌面的大小,通過這個環節拓寬對面積意義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生的具體操作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了面積的概念,學生對面積有初步認識之后,大屏出示的圓、三角形等各種具體圖形,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圖形的面積,從而使學生對知識進行類化,體會到概念是對具有共同特征的許多具體內容的概括。

      3、在一系列基本練習和變式練習中深化概念。

      小學生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著依賴性。吳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達標練習,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面積之后,通過畫一畫面積相等的圖形這一操作活動,拓寬學生對面積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進一步認識了面積的意義。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練習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因勢利導,探索發現。

      探索發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重講輕練為邊講邊練,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本節課吳老師實現了兩次飛躍:一次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一次從理性到實踐的飛躍。

      在學生對面積有了感性的認識之后,讓學生理性的思考,討論要比較出這兩個圖形的面積的大小怎么辦?討論有三種情況:1、剪一剪、拼一拼再比一比的方法。2、擺硬幣的方法。3、鋪格子的方法。通過動手操作,讓他們發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這樣學生在自身的探索討論下很容易的就比較出了這兩個圖形的面積。

      三、解決實際問題。

      把圖形套在方格中,用數格子的方法數出圖形的面積。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圖形,并通過數格子的方法,數出不規則和規則圖形的面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一步深化對面積的認識。

      四、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的評價。如:學生在回答得很精彩時,老師沒有給與語言上的評價,而是給他加分,難道老師每節課都要帶加分上課嗎?

      (二)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如在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時可讓學生先估計一下,再進行想辦法比較。

      (三)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以后,應當讓學生充分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老師沒有把這樣的機會放手給學生。

    【三年級數學評課發言稿】相關文章:

    優質課評課意見11-06

    學校聽評課評語08-12

    聽課評課學習總結12-23

    語文聽課評課學習總結07-24

    小學聽評課活動方案08-16

    高中英語寫作課評課稿11-20

    初中英語聽說課評課稿11-20

    小學數學聽課評課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2篇)12-13

    競選數學課代表發言稿15篇01-04

    從聽課評課到觀課議課的轉變教學論文08-2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理论 | 综合亚洲日本日日摸夜夜添 | 日本精品AⅤ在线观看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精品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 |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