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時間:2024-07-24 09:25:56 登綺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精選1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有時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突發事故,為了可以及時作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后果,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應急預案。那么應急預案應該怎么編制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精選16篇)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職業中毒以及影響公眾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治療和發生其他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按上級行政部門指示承擔醫療救援防控工作等。

      二、救治預警分級

      根據突發事件造成傷亡人數、程度,將突發事件醫療救治預警分為四級:

      一級:常規狀態(綠色表示)表明沒有異常情況,一切處于正常狀態。

      二級:預備狀態(藍色表示)表明已經發生可能波及到本區的異常情況,急救中心、機動隊員等禁止外出,在外人員立即返回。

      三級:待命狀態(黃色表示)表示臨近地區已經發生有可能蔓延,機動隊集結待命,相關科室、人員做好一切準備。

      四級:運行狀態(紅色表示)本地區已經發生,有關人員按預案緊急行動。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院應急組織機構

      (一)應急指揮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應急指揮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醫務科,負責日常應急管理工作。

      (二)指揮小組職責

      1.統一領導全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使人員的傷亡和財產損失降至最低。

      2.教育員工學習各類應急預案和安全知識,提高員工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識,積極參與應急處理。

      3,定期評估各類應急預案,傳達上級機構的指令,并初步制定應急防范措施。

      4.定期召開應急小組成員會議,研究討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

      (三)醫院應急醫療隊

      應急醫療隊及急診科醫護人員負責病人的救治和護理工作。醫護人員要全力以赴,爭分奪秒搶救病人。其他科室調來的醫護人員要積極配合搶救工作,不在急救隊名單的人員如急救需要也要聽從調配及時參加搶救,不得延誤。

      急診科主任、護士長和感染疾病科主任可直接通知各科室主任、護士長及相關人員就地開展搶救。各科主任、護士長及時安排好有關搶救人員。

      醫院建立以下應急醫療隊:

      1、創傷急救隊

      負責人:XXX

      成員:江XXX

      2、傳染病急救隊

      負責人:XXX

      成員:XXX

      3、救治專家組

      成員:XXX

      四、各部門和各級人員的職責

      應急指揮小組組長:負責公共衛生事件工作的總指揮;應急指揮小組副組長:負責公共衛生事件工作的指揮和協調工作;負責指揮調配各小組所有成員,統籌協調各種關系。

      醫務科:負責醫師的統一調配,病人的診斷救治。組織專家對我院急診科、ICU、急救隊的有關人員進行急救業務技術培訓,每個醫護人員均應掌握心肺復蘇、溺水、電擊、外傷、中毒以及重大傳染病的診斷和治療,根據情況組織創傷、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演練。

      護理部:負責護理人員的統一調配,負責組織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護理方面的業務技術培訓I。

      門診部:負責醫技人員的'統一調配,根據情況組織突發重大傳染病暴發的演練。定期查看預防突發事件救治藥品、醫療器械及其他物資和技術的儲備和調度。

      五、突發公共事件的報告制度

     。ㄒ唬┏霈F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務人員立即上報醫務科、門診部、護理部、公共衛生科等職能科室;非正常上班時間上報醫院總值班(XXXXXX)

     。ǘ┽t務科、門診部或醫院總值班接到報告經核實后立即向分管院長報告。

     。ㄈ﹫蟾娣譃槭状螆蟾、進程報告、結案報告。首次報告包括信息來源、危害范圍、擬采取措施;經調查情況明確后報告事件危及范圍、程度、人員傷亡程度、流行病學分布、事態評估、控制措施等。啟動預案后,有關科室要隨時報告出現的新情況,醫院應急指揮小組負責緊急事件的協調、領導工作。

      六、疫情監測報告

      由公共衛生科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負責法定傳染病的監測、分析和疫情上報登記工作,任何人對突發公共事件不得隱瞞、緩報、漏報。

      公共衛生科電話:XXXXXX

      負責人:XXX

      監測報告員:XXX

      報告時限: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必須于2小時內向XX縣衛生局報告并網報。

      XX縣衛生局電話:XXXXXX

      七、應急響應

     。ㄒ唬┘痹\科接到突發事件報告核實后,立即報告相關急救隊隊長,開通“綠色通道”,做好搶救準備,同時向醫務科,醫院總值班(夜間及周末)報告。

      (二)急救隊長立刻調動急救隊出發,醫務科或總值班立即報告分管院長及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同時協調檢驗科、影像科、ICU、手術室、輸血室、院感科、感染疾病科、公共衛生科、有關臨床科室做好搶救準備。

     。ㄈ┖笄诒U峡、設備科、藥劑科等后勤人員迅速行動起來,隨時解決臨床出現的困難及傷員的需求。

     。ㄋ模┘本汝牥从嘘P要求到現場進行搶救,同時將有關情況向醫務科匯報,醫務科向分管院長匯報。同樣急診科也將救治病人情況向醫務科匯報。

     。ㄎ澹⿲本汝牫蓡T的要求:

      1.必須24小時保持電話暢通。

      2,外出的隊員必須向醫務科請假,同時找好替班人員,將替班人員的姓名、電話、家庭住址一同報急救隊隊長和醫務科。

      3.接到通知后立即到急診科門前集合。

      八、現場救治方案

      現場急救原則:先救命后治傷,先重傷后輕傷,先復蘇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救治后搬運。

      趕赴現場的醫療救護人員,由應急指揮小組統一指揮,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合作,及時將傷員救出危險區,同時對傷員進行分類處理,迅速判斷有無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并進行緊急處理。

      在現場救護中,由急救隊醫師負責對傷員檢查傷情并分類,即按照第一優先、第二優先、第三優先、最后處理分類,分別以“紅、黃、綠、黑”的傷病員卡做出標記,以便于醫療救護人員辨認并采取相應急救措施。

      第一優先(紅):非常嚴重的創傷,但如及時治療可以有機會生存的患者。如:氣道阻塞,昏迷,顱腦外傷,開放性胸腔創傷,開放性腹腔創傷,腹部碾壓傷,休克,頸椎骨折、脫位,超過50%的二度或三度燒傷,肢體遠端動脈消失的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

      第二優先(黃):有重大創傷,但仍可短暫等候而不危及生命或者導致肢體殘缺的患者。如:嚴重燒傷,除頸椎外的其他脊柱骨折,需用止血帶止血的血管創傷,嚴重頭部創傷但神志清醒,多處骨折,開放性骨折等。

      第三優先(綠):可以行走且沒有嚴重創傷,可以延遲治療的患者。如:沒有引起休克的軟組織挫裂傷,沒有造成遠端動脈搏動消失的肌肉、骨骼損傷,低于20%的燒傷且不涉及肢體或者生殖器,輕度皮膚擦傷引起出血。

      最后處理(黑):死亡或無可救治的患者。如:明顯死亡,沒有呼吸及脈搏且現場有多名第一及第二優先傷者。

      根據急救原則,對傷者迅速實施救治,并將救治情況記錄下來,以作為進一步治療的依據。經過初步救治后,按照要求將傷員送到指定醫院進一步治療。

      護理人員根據醫生的醫囑對病人進行治療,并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同時要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解除傷者恐懼,積極配合治療。

      急救隊長在指揮救治的同時要對傷員進行統計,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傷情、初步救治結果,受傷人數等,及時向領導匯報。

      九、急救藥械配備

      (一)每輛救護車配備齊全創傷急救藥械,用后及時補充,由出診護士負責。

     。ǘ⿹尵然魜y等急性傳染病的急救藥械存放在感染疾病科,由感染疾病科護士長負責,保證藥品在保質期內、器械完好無故障。

     。ㄈ┚戎尾∪怂煤粑鼨C存放在急診科,由急診科護士長負責,確保呼吸機完好無故障。

     。ㄋ模┘本汝犓醚毎麢z測儀及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檢驗科,由檢驗科主任負責,確保儀器完好無故障。

     。ㄎ澹┯鲇衅渌鼈魅静×餍行杈o急搶救時,所需藥械由應急指揮小組組長臨時從相關科室緊急調用。

     。榱吮WC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搶救器材及藥品必須力求齊全、完備,要指定專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儲存,用后及時補充,值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儀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搶救物品一律不外借,以保證應急使用。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2

      為了確保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時,能夠準時、快速、高效、有序地做好應急處理工作,保障廣闊師生員工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預案。本預案所稱突發公共衛生大事(以下簡稱突發大事),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內內師生員工健康嚴峻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緣由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嚴峻影響健康的大事。

      一、組織與指揮

      (一)學校成立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校突發大事的應急處理工作。突發大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學校領導及校內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1、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全校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處理工作的詳細組織、指揮、協調,指揮有關科室及人員馬上到達規定崗位,實行相應的掌握措施;

      2、協調并協作縣內有關醫院開展救治工作;

      3、依據需要緊急調集人員、儲備的物資、交通工具等相關設施、設備;

      4、依據需要對人員進行疏散或者隔離,并報請區訓練局、衛生局等行政部門及社區疾病預防掌握機構依法實行緊急措施;

      5、依據需要對涉及師生及員工的食物和水源實行掌握措施;

      6、對本校的突發大事的應急處理程序進行督察和指導。

      (二)突發大事發生后,學校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當組織專家對突發大事進行綜合評估,啟動突發大事應急預案,并在第一時間內,準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三)學校各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大事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建立嚴格的突發大事防范和應急處理責任制,切實履行各自的職責,結合實際,擬定本部門突發大事應急預案,并依據突發大事的變化和實施中發覺的問題準時進行修訂、補充。

      (四)保證通信聯絡暢通。應急狀態期間,各科室人員必需保證通信網絡暢通,主要領導及值班人員電話要準時上報學校領導小組,并保持24小時暢通。

     。ㄎ澹┏闪⑼话l公共衛生大事應急處理指導小組,負責幫助醫院預防、診斷、救治及隔離觀看工作。

     。└骺剖覒斠罁话l大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做好本科室、本部門的突發大事應急處理工作,聽從并協作對突發大事應急處理工作進行的督察和指導。

     。ㄆ撸⿲W校內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聽從學校突發大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為處理突發大事作出的打算和命令。突發大事涉及的有關人員,對區訓練局、衛生局等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機構的查詢、檢驗、調查取證、監督檢查及實行的醫學措施,應當予以協作。

     。ò耍┬l生室應當完善應對突發大事的救治方案,提高應對突發大事的力量。

      二、報告與監測

      (一)建立信息報告體系,確保信息暢通,確保監測與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準時發覺潛在的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大事。應在第一時間向學校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狀況,緊急或特別狀況隨時上報。校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處理工作辦公室匯總各方面信息,準時報告校領導小組,準時向學校有關部門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通報,并隨時與上級單位保持親密聯系。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應當堅持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

      (二)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大事報告程序。應嚴格貫徹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對于涉及的如下內容應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并按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息暢通。

      1、消失大批中毒、重大交通事故致人員傷亡而急需搶救時,消失甲類傳染病、醫院感染爆發及其他需搶救的突發大事時,應馬上向縣訓練局、衛生局提出書面報告。

      2、對于校內發生的影響師生生命健康的突發大事,諸如爆炸受傷、集體中毒、群毆受傷、甲類乙類傳染病爆發、意外損害及其他緣由的集體受傷大事等,應在第一時間運輸校醫務室或醫院的同時,由有關值班人員向學校領導、保衛處、同學處、教務處及后勤管理處等相關職能部門報告,校醫應在校領導的指導下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3、學校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處理工作辦公室負責校內有關突發公共衛生大事信息的審核、發布。與疫情相關的權威信息的發布,須經學校突發公共衛生大事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并請示訓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不能隨便傳播、發布關于突發公共衛生大事的信息。

      4、任何班級和個人都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大事。

      5、建立突發大事舉報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學校報告突發大事隱患,有權向學校舉報有關人員不履行突發大事應急處理規定和職責的狀況。

      三、應急調查與救治

     。ㄒ唬┩话l大事發生后,要負責組織對突發衛生大事進行調查處理。通過對突發大事調查、現場勘驗、實行掌握措施等,對危害程度做出評估。協調和協作縣內有關醫療技術機構負責對突發大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現場監測、試驗室診斷,查明緣由,并提出掌握措施的建議。

     。ǘ┩话l大事發生后,在進行大事調查和現場處理的同時,校內保健老師應當馬上對突發大事所致的病人供應現場救援與醫療搶救。醫療搶救技術和力氣不足時,應當準時懇求醫院予以支援。

      (三)突發大事發生后,學校同學管理部門、保衛部門應馬上愛護現場、實行隔離措施,要求同學協作調查及參與醫學檢查,加強同學管理,并做好同學思想政治工作,確保同學心態和心情穩定。

      (四)突發大事發生后,突發大事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依據需要,可以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本校所屬衛生室的醫療設施、設備、藥品、器材、衛生人員及其應用等醫療資源進行整合調配。

      (五)當發生甲類傳染病疑似病人或確診病例后,應馬上實行以下應急措施:

      1、對疑似病例要準時按甲類傳染病報告,同時要具體了解、記錄患者家屬狀況及接觸過的人員、去向、聯系電話。為流行病調查醫生供應詳實的流病資料。

      2、學校要加強消毒管理,仔細貫徹《消毒管理方法》的有關要求,特殊要加強對教室、圖書室、活動室等重點部位的消毒工作。

      四、應急預防與監控

     。ㄒ唬﹤魅静”┌l、流行時,根據"早發覺、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原則,對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對本人及其親屬做好思想訓練工作,在家或者在醫院就地隔離、就地觀看、就地治療,并要加強對重點班級、重點科室、重點環節的預防掌握措施,防止造成疫情集中。

     。ǘ┌l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緣由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應準時實行如下措施:

      1、對全校師生員工實行必要的愛護措施,發放必要的防護用品,監測體溫。為師生員工供應有關藥品,實行藥物預防。設置并完善洗手設備,供應流淌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等。

      2、全部師生居所、辦公室、會議室等人群聚集場所要增加通風的時間和強度。訓練師生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留意勞逸結合,增加抗病力量。留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搞好居室衛生,勤曬衣被。

      3、在公共場所工作的職工,如食堂員工以及其他窗口服務人員和就醫的病人要加強防護措施,加強健康和衛生狀況監控。

      4、建議師生員工盡量避開接待外地來訪的客人。人員來源簡單的各種培訓班、課程班盡可能調整,推遲來校授課時間,盡量削減不必要的會議和集體活動。

      5、一旦發生疫情,對校內要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控外來人員進入。制定同學外出校門的管理規定,限制同學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削減大型集會活動。對我校外出工作人員、同學要實行登記制度,提示和動員同學、教職工削減不必要的外出,從突發大事發生當日起外出人員必需向學校及縣訓練局請假登記,并要求到過重大傳染病疫區的人員返回時必需到縣醫院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

      6、對從傳染病疫情重點區域返回的人員,必要時可以依據有關法規對其作出隔離醫學觀看的打算。對外地返回學校的同學、教職工進行登記,支配體檢,對有癥狀者行必要的留診觀看,對無特別的教職工支配居家觀看,對無特別的同學由學校支配集中觀看。

     。ㄈ┘訌娤竞蛺蹏l生工作

      1、各教學樓、食堂、圖書室、辦公樓等人員密集的地方及交通工具,學校統一組織消毒。對確診的甲類傳染病和高度疑似病人學習工作過的場所、居住過的寢室等要由專業人員進行消毒,對親密接觸人員的工作地點、起居場所進行重點消毒。

      2、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校內內各個建筑物進行清潔打掃。

      (四)在必要時可提出申請,調整教學方案、授課方式和學習方式,擔心排外出實習活動。

      (五)做好衛生防病學問的宣揚訓練。通過正面宣揚訓練引導廣闊師生正確熟悉、對待和防范疾病,消退恐慌心理,保證社會的穩定。向校內全部教職工、同學發放重大傳染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預防學問卡。充分利用本校的現有媒體,普及重大傳染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防范的有關科學學問。

      五、技術和物資保障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應指定特地科室,樂觀選購儲備防護用品、有關器材、消毒和預防藥品,保證防治工作中的物資供應。各有關科室應當根據突發大事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保證應急設施、設備、救治藥品和醫療器械等物資儲備。確保開展突發大事調查、掌握和醫療搶救、現場處置、監督檢查、監測檢驗、衛生防護等物質條件,提高應對突發大事的力量。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3

      1、總則

      1.1編制目的

      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導和規范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1.4工作原則

      1.4.1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在寮步鎮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組織協調各職能部門、基層衛生組織、村民委員會、駐鎮單位、群眾組織、社會團體、企業以及個人等共同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1.4.2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定期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險因素的調查,及時發現各類危險因素,制定并落實相應的監測預警和預防控制措施;普及衛生知識,提高居民自救、互救、避險、逃生技能,開展演練,提高各類組織和居民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

      1.4.3快速反應,依法處置

      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系統建設;提高基層衛生專業人員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識別和應急處理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及時正確處理;普及法律知識,加強執法監督,保證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措施依法得到嚴格執行。

      1.4.4群專結合,科學防控

      明確社區組織與專業防控機構的職責分工,發揮社區優勢,廣泛動員社區各種力量,培育志愿者隊伍,積極配合、協助專業防控機構,依法、科學、規范、有序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2、應急指揮體系及職責

      2.1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和職責

      寮步鎮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鎮長或或分管衛生工作的領導擔任組長,寮步醫院院長擔任副組長,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作出處理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大決策,決定要采取的措施,職責如下:

      2.1.1組織和動員全鎮力量,做好和配合上級職能部門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2.1.2負責轄區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的指揮、組織和協調。

      2.1.3監督檢查本鎮各部門、各單位、各村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中履行職責情況。

      2.1.4評估和總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完善預案。

      2.1.5、組織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演練。

      2.2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成員和職責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4

      為了提高我園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我園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現根據有關要求,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組織機構和工作職責

      1、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由保健室、保教處、總務處、辦公室等部門主要負責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成員隨崗位自然調整。

      2、主要職責

      負責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緊急處理工作,及時掌握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信息,并適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情況,配合上級衛生部門對幼兒園突發衛生事件實施緊急措施。

      3、運行機制

      按照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和要求,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緊急應對工作,發生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時,幼兒園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成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公室,并調集領導小組相關人員實行集中辦公。

      二、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

      1、報告人:園保健醫師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時限及程序。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進展、處理進程等,每一起突發事件都必須作首次報告,進程報告和結案報告,首次報告要快,進程報告要新,結案報告要準。

     。1)初次報:

      幼兒園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應在第一時間(事件發生后2小時內)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當地衛生行政部門進行初次報告。

      (2)進程報告:

     、僖话阃话l衛生事件與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進程報告。

      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過程中,幼兒園隨時將事件發展變化情況報告主管行政部門。

      ②嚴重與特別嚴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進程報告。

      嚴重與特別嚴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進程報告處理過程中,幼兒園應每天將事件發展變化情況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

     、劢Y案報告

      事件結束后,應將事件處理結果逐級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

      (3)報告內容

     、俪跫増蟾

      必須報告的信息包括:事件名稱、發生地點、發生時間、報告時間、涉及人群或潛在的威脅和影響,報告單位、報告人、聯系人及通訊方式;盡可能報告的信息包括:事件初步性質、范圍,嚴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發生和死亡公布及可能發展趨勢等。

      ②進程報告

      報告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理進程,事件的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經或準備采取的整改措施,在進展報告中既要報告新發生的'事件情況,同時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

     、劢Y案報告

      在事件處理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上報的,包括事件的基本情況,事件產生的原因,應急處理過程(包括各階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功效),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情況,責任追究情況,并提出今后對類似事件的防范和處理建議。

      三、應急處置措施

      1、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V級)的應急反應。

      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現場的教職員工應立即將相關情況告知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責任報告人及園領導。園領導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實施以下應急措施:將有關情況報告市教育局,市衛生行政部門;聯系當地衛生部門(醫院),對中毒或患病人員進行救治,追回已發生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或通知在關人員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控制或切斷水源;與中毒病人員家長、家屬進行聯系,通報情況,做好思想工作,穩定其情緒;

      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封鎖和保護事件發生現場,對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樣留驗,對相關場所、人員進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對中毒現場、可疑污染區進行消毒和處理,對與肺鼠疫、肺疫疽、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禽流感致病可疑人有密切接觸者實施相應的隔離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門進行現場取樣,開展偵破工作。按照當地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要求,認真落實其他緊急應對措施。對幼兒園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報告主管部門和教育、衛生行政部門以及當地政府,并請求支持和幫助。在園內適當的范圍通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本情況及實施的措施,穩定幼兒員工情緒,并開展相應的衛生宣傳教育,提高幼兒員工的預防與自我保護意識。

      2、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的應急反應

      除按照較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要求,組織實施相應的應急措施外,應在當地政府的統一指揮下,按照要求認真履行職責、落實有關控制措施,信息報告人每天應按照要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進程報告。

      3、特別重大突發事件(Ⅰ級)的應急反應

      除按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要求,組織實施相應的應急措施外,信息報告人每天應按照要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進程報告,實行集中辦公并24小時值班,對本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與防控工作進行布置,落實各項防控應急措施。

      四、應急保障

      幼兒園安排必要的經費,用于增添相關設備,配備所需藥品,改善園內的衛生基礎設施條件,改善幼兒食堂、廁所、宿舍衛生條件,為幼兒提供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和洗漱設施,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充分的保障,確保學校公共衛生防控措施的落實。

      五、善后與恢復工作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完成后,工作重點應馬上轉向善后與恢復行動,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

      1、會同有關部門對所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案,對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責任人依法追宄責任,做好受害人的善后工作。

      2、對突發事件反映出的相關問題,存在的衛生隱患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加強經常性的宣傳教育,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

      3、盡快恢復幼兒園的正常教學秩序,對因傳染病流行而致暫時解體停課的必須對教室、閱覽室、食堂、廁所等場所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后,方能復課,因傳染病暫時停學的學生,必須在恢復健康并經有關衛生部門確定沒有傳染性后方可復學。因水源污染造成傳染病流行的,其水源必須經衛生部門檢測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六、責任追究

      對在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5

      為了進一步做好校園安全整治工作,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促進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防范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切實有效降低和控制校園欺凌事件的危害,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及相關法律法規,從本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切實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整治,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人身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建立健全學校安全工作的長效機制,徹底消除各類誘發校園欺凌事件的安全隱患,使校園安全工作逐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努力構建安全、和諧校園,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心健康不受傷害。

      二、主要目標

      1.防范校園欺凌事件安全工作組織機構健全,責任明確,制度完善,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

      2.防范校園欺凌事件安全知識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明顯提高。

      3.防范校園欺凌事件安全隱患及時得到整改,整改率達到100%。

      4.不發生重大校園欺凌事件責任事故。

      三、成立領導管理機構,明確工作職責

      ⑴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各班主任

      ①組長全面負責校園欺凌事件防控安全工作,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及學校實際,研究制定校園欺凌事件防控工作辦法,并對相關人員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

     、诎l生校園欺凌事件后,決定事故應急預案的啟動和終止;

      ③統一領導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確定現場指揮人員,負責應急隊伍及物資的調動;

     、芟蚬、醫院、等應急部門報告,并保持密切聯系,相關部門人員到達現場后,配合這些部門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菹蛴嘘P方面通報事故情況;

      ⑥向上級部門請求救援事項。

     、茟儽Wo員負責在公安介入之前與侵犯勢力的周旋,緊急時的正當防衛等。

     、侨藛T救護員負責為受傷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救護。

     、仁枭⒁龑T負責疏散引導學生到安全場所。

      ⑸通訊聯絡及溝通協調員負責對內對外的聯絡匯報工作和與家長的溝通協調安撫工作。

      四、校園欺凌事件的處理程序及措施

      ⑴發現校園欺凌者的應急措施:

     、偃绻墙處煱l現欺凌者正要對學生施暴,此教師應立即上前阻止,并與之周旋,然后巧妙派人報告安全領導小組長;

      ②如果是學生發現了欺凌者正對其他學生施暴,此學生應立即報告與他最近的教師,然后再報告學校安全領導小組組長;

      ⑵校園欺凌事件領導小組應急措施: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接到校園欺凌事件通知后,迅速趕赴現場,同時撥打“110”(情況危急且不受控制的情況下),通知警察(迅速前往現場阻止),與此同時,一面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師(趕赴現場,阻止欺凌者施暴,一面通知值周員及相關人員前往現場。

      ⑶各應急組現場應急措施:

     、賾儽Wo員:接到發生校園暴力消息后,應立即組織本組人員(不必等到人員來齊后)前往現場防止暴力,本著保護學生安全的原則,力求不受任何傷害,但當歹徒強行施暴時,本組人員可實行正當防衛;

     、谑枭⒁龑T:在組長帶領下,迅速趕赴現場,當防護組(員)與欺凌者周旋時,本組人員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掩護與欺凌者相近,易受傷害的學生撤離,并實施保護行為,防止欺凌者對更多學生造成傷害;

     、弁ㄓ嵚摻j員:發生校園欺凌事件后,迅速趕赴現場,負責摸清情況,同時向“110”和上級安全部門報告,傳達事故情況,保證通訊暢通;

      ④現場救護員:接到事故發生的消息后,在組長帶領下,立即攜帶藥品到事發現場了解傷員情況,對輕傷員進行簡單救治,對重傷員應立即撥打“120”緊急救護,送往醫院治療。

     、仁鹿收{查,善后處理:

      ①學校應急員在“110”的協助下,應立即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對傷員進行救護,并安撫家長情緒;

     、趯W校應急員負責協助“110”調查事故發生經過;③如屬于責任事故,追究責任,并進行相應處罰。

     、杉o律處分:凡學校教師,必須積極參加與校園欺凌事件的防護,對學校出現的.欺凌事件進行及時處置,對欺凌事-8-件反應遲緩,故意推脫,懈怠而導致校園安全事故進一步擴大的,學校將對該教師嚴肅處理。

      五、處置流程

      1.一旦發生學校欺凌暴力事件,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1.校內一旦出現非法侵害現象,在場教職工應盡力予以制止并及時通知學校領導。無力制止的,可調集力量,同時撥打報警電話“110”。

      2.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各工作員按照職責開展工作,如發生劫持人質事件,應變保護組的人員要在公安趕到之前,盡力與歹徒周旋,規勸其終止犯罪;同時學校要全力保護好在現場或附近的其他學生,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要對學生進行疏散。若有需要,則通過校園廣播,發出緊急集合信號。各班班主任、任課教師到班級指揮學生有序疏散。

      3.如有人員傷亡,人員救護組要提供及時有效的救護,有可能的以最快的速度把傷員就近送往醫院搶救,并通知家長或家屬。

      4.協助警方阻止欺凌暴力行為的最后實施。

      5.保護現場,配合警方調查取證。及時向師生及家長通報事件經過,穩定情緒。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和善后處理。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6

      一、總則

     。ㄒ唬┠康模簽榱思皶r控制和處理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ǘ┕ぷ髟瓌t: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貫徹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堅持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快速反應、依靠科學、依法管理的原則。

     。ㄈ┚幹埔罁罕绢A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為依據編制。

     。ㄋ模┒x:本預案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如:自然災害事故、生化恐怖襲擊事件、飲用水污染事件、醫源性感染爆發、免疫接種引起的群體性事件、重大醫療事故、醫院水電及醫療設備事故等)。

     。ㄎ澹┻m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診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和受上級指派參加的診所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六)應急組織及職責:診所設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由王學山擔任組長,其他工作人員為組成人員,負責協調與上級衛生部門及其他相關機構關系協調,統一領導,統一組織,使醫療救治工作及時有效的進行。

      二、監測報告及應急啟動

     。ㄒ唬┍O測

      1、對法定傳染病進行系統排查并及時上報上級衛生部門。

      2、嚴格按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要求開展工作,以利于盡早發現和識別傳染病的流行特征。

      3、對診所內有化學毒品、放射性藥物儲存和使用的地方以及造成環境污染及人體危害和社會恐慌的場所進行衛生學評價。

     。ǘ﹫蟾

      1、責任報告人:發現疫情的首診醫師,發現生物飲用水污染事件、醫源性感染爆發、生化恐怖襲擊事件、免疫接種引起的群體性事件、重大醫療事故、診所水電及醫療設施事故、自然災害事故等事件的任何人均為責任報告人。

      2、責任報告人除常規疫情報告、疾病監測及其他常規監測系統規定要求進行報告外,對發現的各種公共衛生異常現象要盡快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報告,以便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ㄈ﹩訔l件:臨床上遇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接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令時。

     。ㄋ模┕ぷ鞒绦颍

      1、門診醫護人員若發現突發事件應及時向突發事件應急指揮小組匯報。

      2、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小組指揮下及時做好傷員和病人救治工作,開辟專門病房對病人進行隔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三、保障

     。ㄒ唬┪镔Y保障:根據要求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藥品及物資儲備,應急儲備物資應妥善保管,及時補充更新。

     。ǘ┘夹g保障

      1、培訓:醫務人員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提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救治能力,應對醫務人員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推廣最新知識和先進技術。

      2:演練:診所定期組織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四、結束后處理

     。ㄒ唬┰u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小組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完畢后,要對處理過程與結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教訓,通過科學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ǘ┆剟钆c處罰: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醫師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失職醫師及相關責任人員根據情節嚴重程度予以追究相應責任,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7

      一、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x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園內發生蔓延。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所指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集體食物中毒、傳染性疾病、群發性疾病等。

      三、具體措施

      1、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2、x立學生缺課考勤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晨檢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表現的學生,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進一步嚴格消毒制度,確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吃上放心飯菜,住上安心宿舍。

      4、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后勤基礎設施x設,保證幼兒園教室、食堂、宿舍、廁所及其它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

      5、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匯報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并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

      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將突發事件的等級分為一般突發事件,重大突發事件和特大突發事件等。

      根據突發事件的不同級次分類,結合幼兒園的實際,在必要時啟動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做出應急反應。

     、鍌魅静

      1、一般突發事件

      本地區發生屬于一般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三級應急響應。

     、艊栏駡绦谐鋈胄iT管理制度。

     、坡鋵嵏鞣N防治措施,幼兒園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

      ⑶園內如無疫情發生,可保持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但對集體活動要進行控制。

     、燃訌妼Πl熱幼兒的追蹤管理,加強對公共場所通風換氣,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加強對飲用水、食堂、廁所的消毒,并加強除“四害”工作。

      2、重大突發事件

      本地區發生屬于重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二級應急響應。除對接觸者實施控制外,幼兒園保持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砰_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印發宣傳資料,在校園張貼宣傳標語和宣傳畫,提高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茖θw師生員工每日定時測量體溫,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菍χ卮髠魅静〉拿芮薪佑|者,學校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隔離,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

     、扔變簣@根據實際需要,及時向師生員工通報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3、特大突發事件

      本地區發生屬于特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一級應急響應。在二、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湃嬲莆蘸涂刂迫藛T的流動情況,教職工外出必須向所在部門請假,外出去疫區的人員返校后,必須進行醫學觀察。對缺勤者要逐一登記,及時查明缺勤原因,發現異常者勸其及時就醫或在家醫學觀察,暫停上學或上班。

      ⑵避免人群聚集和流動,幼兒園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研和學術活動,不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

     、菍淌、宿舍、食堂、廁所等場所在使用期間進行消毒,通風換氣,必要時采取停課措施。

     、媸澄镏卸

      及時掌握學生健康狀況,一旦發生校內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時,幼兒園應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并在第一時間報告當地衛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門。

      2、立即將發病師生送往醫院,并協助醫療機構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待確認后交衛生部門處理。

      4、積極配合衛生、公安部門進行,并按其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落實衛生部門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并妥善處理善后事宜,維持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6、配合衛生部門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見,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珙A防接種嚴重反應或事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事件。

      1、迅速報告衛生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請求派遺專業人員進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時將受害師生送醫院接受救治。

      3、盡快采取各項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態的擴大。

      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保障措施

      幼兒園適當安排經費用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并設立相對固定的兼職衛生保健醫師,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預防與控制工作,確保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8

      為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突發事件類型

      1.校內發生的各類中毒事件。

      2.校內所發生的各類傳染病疫情。

      3.學校所在地區所突發的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4.學校所在地區所突發的食品安全、動物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

      三、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校各部門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四、工作原則

      1.認真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工作,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落實事件責任制,明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人的職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與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

      3.出現突發事件,必須按照“四早”要求,保證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備處置。

      五、組織管理

      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突發事件防治工作。具體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

      1.根據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突發公共衛生防止應急預案制定本校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監督學校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師生因病缺勤、病因追蹤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檢查制度,及時掌握師生的身體情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發現的師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后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

      6.確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

      7.及時向當地醫院或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匯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并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殘留等工作。

      六、突發事件預防

     。ㄒ唬└叨戎匾,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經常校園環境進行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ǘ┰黾訉W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ㄈ┎扇∮行Т胧,強化學校衛生規范化管理。

      1.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傳播。

      2.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和水源。

      3.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點搞好教室、辦公室、功能室和校園環境衛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4.學校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好計劃免疫的宣傳工作,提高學生疫苗接種率,防止疫苗相關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5.學校應當依法加強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加工、運輸、儲存、使用、處理等環節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誤引起突發事件。

     。ㄋ模┘訌娊】到逃,提高師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公共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3.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和預防食物中毒的專題教育,增強學生識別腐敗變質食物、“三無”產品、劣質食物的能力,教育學生不買街頭無照、無證商販出售的各類食品。

      4.督促和組織師生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合理營養,不斷增強體質。

      七、突發事件

      監測和報告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內容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學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種事故及嚴重異常反應,以及其他重大疑難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ㄒ唬┩话l事件監測

      1.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系統。在學校建立考勤監測制度,安排專人對師生員工中的缺勤者進行逐一登記,查明缺勤原因。對因健康原因缺勤者分別由學校辦公室和各班班主任進行登記匯總并進行追蹤觀察,分析其發展趨勢,必要時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2.重視信息的收集。要與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立聯系,收集本地及周圍地區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情報,密切關注其動態變化,以便做好預防工作。

     。ǘ┩话l事件報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逐級報告制度,并確保監測和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及時發現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期間,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并開通疫情監控聯系電話。

      2.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程序。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學校應嚴格按照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暢通。出現集中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暴發、醫院感染爆發及其他突發衛生事件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要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兩小時之內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3.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4.建立突發事件舉報制度。任何部門和個人有權向學校報告突發事件隱患,有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報有關部門不履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規定職責的情況。

      八、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一)突發傳染性、流行性疾病應急預案

      1.做好傳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和公共衛生工作,宣傳防治知識,防范突發事件的發生。

      2.建立重大、緊急疫情信息報告制度,對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傳染性、流行性疾病,或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及時向衛生防疫部門和區教體局報告,聽取衛生防疫部門的處理意見。

      3.對傳染性、流行性疾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師生交叉感染和擴散。

      4.在校園、教室內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對可能受到危害的師生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5.堅決杜絕染病學生帶病來校,必須由醫院出具診斷證明已康復并不再存在傳染危害后方準來校上課。

      6.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共同配合預防和診治。學生病愈回校后,任課老師要做好補課輔導工作。

      (二)食物中毒事件的應急預案

      1.凡就餐后,師生出現不明病因的肚痛、胸悶、惡心、乏力昏沉、嘔吐、水瀉等癥狀,各班主任、值班領導應馬上報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

      2.迅速與醫院聯系、診治,采取救護措施,并向當地教育局、政府及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包括:時間、地點、中毒人數、主要臨床表現、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3.保護現場,做好預留食品、蔬菜的取樣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于沖洗,以備衛生部門檢驗。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師生名單,并查詢他們的身體狀況。

      5.根據事態發展情況,迅速與家長聯系。

      6.如實匯報有關情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診治、調查、事故處理工作。

      (三)預防接種炎癥反應或事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迅速報告衛生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請求派遣專業人員進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時將受害師生送醫院接受救治。

      3.盡快采取各項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態的發展。

      4.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杜絕隱患。必要時對事故和損害的責任人追究責任。

      九、保障實施

     。ㄒ唬┙M織機構保障

      學校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預防與控制工作。

     。ǘ┴斄臀镔Y保障

      學校安排必要的經費預算,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和物資儲備。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9

      一、總則

     、蹦康

      有效預防、及時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導和規范全院范圍內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

     、惨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以及《湖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結合本院實際,制定本預案。

     、彻ぷ髟瓌t

     、蓬A防為主,常備不懈。提高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對各類可能引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⑵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行分級管理。院領導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按照預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

     、且婪ㄒ幏叮胧┕麛。各部門、各科室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建立健全規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制度,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可能發生的公共衛生事件做出快速反應,及時、有效開展監測、報告和處理工作。

     、纫揽靠茖W,加強合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要重視開展防范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培訓,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提供保障。要廣泛組織,全員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催m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在本院或指定范圍內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二、應急組織及職責

      組長:院長、書記

      副組長:副院長、副書記

      組員:醫務部、護理部、門診部、二門診部、保健部、院感辦、院辦、總務部、保衛部、黨群辦、設備部、人力資源部、監察審計部、健康教育部、財務部、外聯部等職能部門主任、各臨床科室主任、護士長。辦公室設在醫務部,由醫務部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

      職責:1.承擔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交辦的各項指令和任務;2.承擔我院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

      醫院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要及時組織做好應急處理所需的人員與物資準備,采取必要的預防控制措施。院外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服從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指揮和調度,支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地區的應急處理工作。

      四、醫療救治

     、遍_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實行重癥和普通病人分開管理,對疑似病人及時排除或確診。

      ⒉協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標本的采集、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匙龊冕t院內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垃圾和污水處理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污染環境。

      ⒋做好傳染病和中毒病人的報告。對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引起身體傷害的病人,不得拒絕接診。

      ⒌對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發傳染病做好病例分析與總結,積累診斷治療經驗。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現場救援、病人轉運、后續治療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處置。

     、堕_展科研與技術交流:開展與突發事件相關的診斷試劑、藥品、防護用品等方面的研究。開展技術合作,加快病源查尋和病因診斷。

      五、責任

      對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報告、調查、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保障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應堅持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專業技術組織建設,組織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和預警工作,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隊伍建設,開展衛生技術研究,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組織,保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睂I技術組織保障

     、艖毙l生救治隊伍

      按照平戰結合、因地制宜、分級負責、協調運轉的原則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隊伍,并加強管理和培訓。

     、蒲菥

      按照統一計劃、分類實施、分級負責、突出重點、適應需求的原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形式,組織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演練。

     、呛笄诒U希何镔Y、經費、交通、通訊保障由財務部、總務部負責

      ⒉宣傳教育

      由健康教育部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知識的普及教育,宣傳衛生科普知識,指導公眾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對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正確引導社會心理,動員公眾積極支持并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落實群防群控的應急措施。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0

      一、應急機制: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制度與方法的具體運行流程、諸要素之間的

      相互作用與關系。

      二、我國應急機制建設的現狀

      1、建國初期:

      我國在“預防為主”的衛生方針指導下,政府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預防與消除傳染病上,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的以縣、鄉、村三級預防保健網為核心的公共衛生體系,它就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的雛形。

      2、目前現狀

      國際:

      特別就是9、11事件與SARS事件后,世界衛生組織與其她國際組織更加快與加強了應急機制的體系建設。

      國內:

      ◆經過近幾十年的建設、改革與努力,基本建立了一套中國特色的公共衛生體系;

      ◆擁有一批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醫療救治的衛生應急專業機構與技術隊伍;

      ◆初步形成了以傳染病爆發疫情防控為重點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

      3、還存在的問題:

      SARS事件集中暴露出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不健全。

      ◆表現:衛生投入不足,指揮管理不力,信息渠道不暢,防疫體系不完善,應急能力不強。

      ◆黨中央高度重視,明確提出3年左右的時間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三、我國應急機制建設

      1、指揮決策機制

      它就是指在掌握充分信息與深刻分析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擬定并評估各種方法,從中選擇合理方案并付諸實施的過程。

      ◆構成:政府領導機構、應急指揮機構、辦事機構、工作機構、專家咨詢委員會;

      ◆運行程序:監測預警→信息收集→擬定方案→指揮調度→調整評估;

      2、組織協調機制

      ◆構成:中央與地方的組織協調、政府部門間的組織協調、衛生部門內的組織協調;

      ◆運行:部門間聯防聯控、區域聯防聯控、重大疾病聯防聯控、

      與港澳臺地區的聯防聯控、國際合作;

      ◆工作內容:信息報告與通報、措施執行

      3、監測預測預警機制

      ◆它就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就是指將監測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分析作出預測,評估事件發展趨勢與危害程度,在事件發生前或早期發出預警信號,以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預防與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蔓延。

      ◆預警級別:根據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及發展態勢分為四級。

      紅色(特別嚴重)、橙色(嚴重)、黃色(較重)、藍色(一般)

      4、應急響應機制

      ◆即就是響應主體對事件作出的反應;

      ◆應急響應就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經過不斷的探索與研究,我國的應急響應處置能力與水平正在迅速提升,初步形成了“統一指揮、協調有序、部門聯動、快速高效”的應急響應機制。

      ◆響應分級: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1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在學校內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嚴重傷害的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群體性異常反應、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師生員工身體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目標

      (一)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范意識。

     。ǘ┩晟仆话l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發生及在校園蔓延。

      二、工作原則

     。ㄒ唬╊A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范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檢測,發現病例及時防制,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ǘ┮婪ü芾、統一領導

      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

     。ㄈ┛焖俜磻⑦\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的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組織管理

     。ㄒ唬┩话l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XXX

      副組長:XXX、XXX

      成員:XXX、XXX、XXX、XXX、XXX、XXX及各班主任

     。ǘ⿲W校職責

      1、制訂本校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晨檢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保證學校教室、宿舍、食堂、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

      6、確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吃上放心飯菜。

      7、及時匯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并積極配

      合衛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

      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將突發事件的等級分為一般突發事件、重大突發事件和特大突發事件。根據突發事件的.不同級次分類,結合學校的特點,在必要時啟動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作出應急反應。

      以下分級標準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的標準界定。

      1、傳染病一般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于一般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三級應急響應。

     、賳尤請蟾婧土銏蟾嬷贫龋瑢嵭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疫情通報。

     、诼鋵嵏黜椃乐未胧,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

     、蹖W校內如尚無疫情發生,可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對集體活動要進行控制。

     、軅魅静×餍袝r要加強對發熱病人的追蹤管理;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教室、圖書館、食堂等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對廁所、糞便、食堂及飲用水應加強消毒。

     、輫栏駡绦谐鋈胄iT管理制度。

      2、傳染病重大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于重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二級應急響應。除對接觸者實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印發宣傳資料,在校園張貼宣傳標語和宣傳畫,提高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2)對全體師生每日定時測量體溫,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3)對重大傳染病的密切接觸者,學校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隔離、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進出校門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5)學校根據情況,及時向師生員工通報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3、傳染病特大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于特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一級應急響應。在二、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實行封閉式校園管理,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

     。2)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員的流動情況,教職工外出必須向所在部門請假。外出學生和去疫區的人員返校后,必須進行醫學觀察。對缺勤者要逐一登記,及時查明缺勤原因。發現異常者勸其及時就醫或在家醫學觀察,暫停上學或上班。

     。3)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動。學校不得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調整大型學術活動和會議的時間;

      學校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研和學術活動;學生的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等活動應暫緩進行;暫停成人教育和業余培訓等教學活動。

      (4)對教室、實驗室、食堂、圖書館、廁所等活動場所在使用期間每日進行消毒,通風換氣。

     。5)學校每日公布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4、校內疫情防控。

      校內若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應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開展以下工作:

     。1)要根據出現傳染病的種類和病人的活動范圍,相應調整教學方式。出現一例傳染性肺炎疑似病例,可對該班級調整教學方式,暫時避免集中上課。出現疑似病例,學校在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可對該班級和相關班級實行停課。如出現兩例及以上的臨床診斷病例及校內續發病例,可視情況擴大停課范圍。若需全校停課,并上報市以上教育局。

      (2)采取停課措施的班級,應合理調整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和教學形式,采用電話指導、學生自學等方式進行學習。做到教師輔導不停,學生自學不停。如學校停課放假,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堅守崗位,加強與學生和家長的聯系。

     。3)尊重和滿足師生的知情權,主動、及時、準確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維護校園穩定。

      五、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報告

     。ㄒ唬﹪栏駡绦袑W校重大公共衛生報告程序,學校一旦發生集

      體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暴發、以及其他突發衛生事件時,相關知情教師或部門應立即向學校醫務室報告,學校醫務室在第一時間向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報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應在2小時內用書面傳真形式(或電話)向教育部門報告,并同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ㄈ┰趯W校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并確保信息暢通。

      六、應急處置措施

      (一)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現場的教職員工應立即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責任報告人及學校領導報告。學校領導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實施以下應急措施:將有關情況報告當地教育、衛生行政部門;撥打120急救電話,對中毒或患病人員進行救治;追回已出售的可疑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關人員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

      (二)控制或切斷可疑水源。

     。ㄈ┡c中毒或患病人員家長、家屬進行聯系,通報情況,做好思想工作,穩定其情緒。

      (四)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封鎖和保護事發現場,對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樣留驗,對相關場所、人員進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對中毒現場、可疑污染區進行消毒和處理,對與鼠疫、肺炭疽、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觸者實施相應的隔離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門進行現場取樣,開展偵察工作。

     。ㄎ澹⿲W校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報告主管部門和教育、衛生行政部門以及當地政府,并請求支持和幫助;在學校適當的范圍通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本情況以及采取的措施,穩定師生員工情緒,并開展相應的衛生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師生員工的預防與自我保護意識。

      (六)嚴格執行進出入校門的管理制度。

     。ㄆ撸┌凑债數卣蜕霞壗逃、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部署,落實其他相應的應急措施。

      七、信息公布

      準確客觀宣傳衛生事件情況及防控進展情況,爭取家長和學生的支持配合,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同時,準確把握宣傳導向,避免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八、保障措施

      學校要安排必要的經費,用于增添相關設備,配備所需藥品,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充分的保障,確保學校公共衛生防控措施的落實。

      九、善后與恢復工作

      (一)會同有關部門對所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對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依法追究責任。

     。ǘ└鶕话l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及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做好受害人員的善后工作。

     。ㄈ┛偨Y經驗,進行整改。加強宣傳教育,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

     。ㄋ模┍M快恢復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對校內公共場所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后,方能復課;因傳染病暫時停學的學生,經衛生部門確定康復后方可復學;污染水源必須經衛生部門檢測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十、責任追究

      學校有關部門對所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對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依法追究責任。對在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2

      一、成立春游安全領導小組

      為應對春游期間的突發事故,成立春游安全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職責到位,出行時有校級帶隊領導。

      組長:XX

      春游全面協調人:XX

      后勤保障組:XX

      醫療保障組:XX

      緊急處理組:XX

      二、突發事件處理程序

      (一)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立即向帶隊領導報告。帶隊領導根據情況作出決定。

      (二)一般性事故,帶隊領導可根據情況自行進行解決,并進行記錄。重大事故,應立即上報給突發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同時組織人員進行搶救,以最短時間最快速度開展工作,并在第一時間通知學生家長。

     。ㄈ┬M话l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報告后,根據事故情況應盡快向公安、醫療、教育、旅游等部門上報,同時增派人員赴現場進行組織搶救。

      (四)在組織應急搶險過程中,以保證學生安全為首位。寫出書面報告,總結經驗教訓。

      三、安全應急具體措施

      (一)安全常規措施

      1、所有教師、工作人員手機必須處于開機狀態,前一天必須檢查手機充值狀況,確保資費充裕。

      2、分散自由活動時,要求學生幾人一組,不要個別行動。

      3、每次轉移活動地點及活動結束時必須清點人數,一個不能少。

     。ǘ┮蛱鞖庖蛩刈兏顒犹幚

      1、活動前一天了解天氣情況,通知學生做好相應準備。

      2、發車時遇天氣變化,要認真分析趨勢和可能,做出延時、變更處理。

      3、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情緒波動,做好引導、說服教育工作,妥善處理善后事項。

     。ㄈ┸囕v故障處理

      1、活動前要求承辦方檢查車輛車況,車況不良必須更換,否則不得發車。

      2、中途車輛故障:

     。1)帶隊跟車老師及時把故障情況通知校領導和承辦方。

     。2)故障為影響安全的,一律停駛,由承辦方緊急調車改乘。

      3、途中車輛失火,應立即要求司機停車開門,用滅火機撲滅。同時指揮學生不要驚慌,如火勢較小,前部學生從前門下,后部學生從后部應急門下;如火勢較大,可視情況破窗逃生。下車后,及時組織疏散,一名教師負責清點人數,一名教師負責及時向領導報告情況。如有學生受傷應立即組織搶救。

      4、車輛換乘時,帶隊教師維持好學生秩序,嚴禁下車隨意走動,尤其應防止交通事故發生。

     。ㄋ模、學生突發疾病、意外傷害

      1、師生在途中突發疾病、意外傷害,隨車帶隊教師立即聯系應急車,視輕重由校醫作處理或就近送醫院。

      2、師生突發疾病、意外傷害,帶隊教師立即聯系總指揮,視輕重由校醫作處理、或送醫務站診療,病情嚴重的`送當地醫院急救。

      (五)學生走失處理

      1、允許學生帶手機,師生互留電話號碼,以便電話聯系。

      2、如發現學生走失,切不可大意、拖延,應立即組織就地尋找。

      3、從學生最后接觸的同學入手,了解最后行蹤。

      4、電話通知其它帶隊教師關注尋找。

      (六)、交通事故處理

      1、有嚴重受傷即刻撥打120、122,并立即組織搶救。

      2、迅速報告校領導,調動應急車趕到事發現場,視傷情確定立即送醫院,還是緊急處理后送醫院。

      3、保護好現場,指揮師生撤離至安全地點。

      4、向上級領導報告事故情況。

      5、安定學生情緒,詢問、檢查學生受傷情況,受輕傷學生送醫院檢查、診治。

      6、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分別負責家長、公安、醫療、保險各方接洽,妥善處理善后事宜。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3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確保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應急處理工作,保障轄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依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院和轄區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一、成立應急處理指揮小組

      由xxx擔任組長,xxx、xxx擔任副組長,成員xxx、xxx、xxx、xxx、xxx、xxx。應急處理指揮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防保辦公室。

      1.組織、協調衛生技術力量,防止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和蔓延。

      2.負責轄區內救護車輛的統一調配使用。

      3.組織評估臨床治療病人、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措施效果,完善各項防治方案。

      4.負責突發衛生事件的各項監督檢查工作。

      5.組織開展衛生科普知識的宣傳等工作。

      二、工作機構及職責。

      1.衛生院對轄區內的的突發事件實施監督管理。防?瞥袚熑畏秶鷥鹊耐话l事件管理任務。

      2.防?圃谛l生院的領導下,楊春海、楊年娥、鐘漢清、王化麗負責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醫療機構、留驗站的隔離、消毒、防護和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公共場所消毒,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疫點的環境消毒,生產、經營和使用的消毒產品、防護用品的質量等進行監督檢查。

      3.由幸永平負責用救護車對突發事件發生時病人的轉運工作,并建立安全的.轉診制度。縣人民醫院為我縣突發事件定點醫院,承擔全區突發事件的防治工作任務。

      4.衛生院設立發熱門診和留觀室,實行首診負責制。

      5.楊春海、楊年娥承擔本單位和責任地區的突發事件預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三、應急處理

      1.衛生院在接到下級衛生部門的報告后,應立即了解情況,掌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動態,確定事件類別、性質和嚴重程度,并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需要,組織應急救治隊伍和有關技術人員赴現場,指導和協助當地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并及時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

      2.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實行首診負責制,并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

      3.對需要醫學觀察的立即收入專門的觀察室,并做好隔離防護和會診;對需要轉送至指定醫療機構診治的確診病人、疑似病人,各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安排專用車輛運送,并將病人病歷記錄的復印件轉送至接受的醫療機構。

      4.對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采取醫學觀察措施,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應當予以配合。

      5.采取衛生防護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場所、物品,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

      6.負責病人的診斷、治療和收治管理工作。收治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要依法報告區衛生防疫站。

      7.由王炳初、鐘漢清負責做好醫務人員的培訓和個人防護。

      8.對重大中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害范圍做出判斷,判明引起事件的毒物種類及數量,提出現場處置方案,指導和組織群眾采取各種措施進行自身防護。

      9.事發2小時之內向鎮人民政府報告和縣衛生局報告。

      10.加強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保證信息聯絡暢通。

      11.迅速啟動各發熱門診、留觀室,進入應急狀態,做好監測和收治病人的準備。

      12.卓尚銑負責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消毒和防護用品的準備,藥房做好醫療救治藥品、藥械的準備。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4

      為了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ㄒ唬┢占案黝愅话l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ǘ┩晟仆话l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ㄈ┙⒖焖俜磻蛻碧幚頇C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工作原則

     。ㄒ唬╊A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二)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ㄈ┛焖俜磻、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三、組織管理

      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突發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職責如下:

     。ㄒ唬└鶕數卣徒逃姓鞴懿块T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應急預案,制訂本校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二)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學校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ㄈ⿵V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四)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檢制度,及時掌握師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表現的師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五)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后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

     。┐_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吃上放心飯菜。(七)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匯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并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發事件預防

      (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學校應經常對食堂、教學環境與生活區環境進行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ǘ┰黾訉W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ㄈ┎扇∮行Т胧,強化學校衛生規范化管理。

      1.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傳播。

      2.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和水源。

      3.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點搞好教室衛生和環境衛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4.學校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好計劃免疫的宣傳工作,嚴格執行新生入學前預防接種證查驗和登記制度,提高學生疫苗接種率,防止疫苗相關性疾病的發生或流行。

      5.學校應當依法加強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加工、運輸、存儲、使用、處理等環節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誤引起突發事件。

     。ㄋ模┘訌娊】到逃,提高師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的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公共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3.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和預防食物中毒的專題教育,增強學生識別腐敗變質食品、“三無”產品、劣質食品的能力,教育學生不買街頭無照、無證商販出售的各類食品。

      4.督促和組織師生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合理營養,不斷增強體質。

      五、突發事件監測和報告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內容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學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種事故及嚴重異常反應,以及其它重大疑難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發事件監測

      1.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系統。在學校建立考勤監測制度,指定專人對師生員工中的缺勤者進行逐一登記,查明缺勤原因。對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醫進行登記匯總并進行追蹤觀察,分析其發展趨勢,必要時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2.重視信息的收集。要與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立聯系,收集本地及周圍地區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情報,密切關注其動態變化,以便做好預防工作。

     。ǘ┩话l事件報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逐級報告制度,并確保監測和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及時發現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期間,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并開通疫情監控聯系電話。

      2.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程序。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學校應嚴格按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息暢通。出現集體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爆發、醫院感染爆發及其他突發衛生事件時,醫務室及學校有關部門應立即向本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報告,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2小時之內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3.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4.建立突發事件舉報制度。任何部門和個人有權向學校報告突發事件隱患,有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報有關部門不履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規定的職責的情況。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5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我院醫患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針對重大傳染病疫情事件、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重大職業中毒事件、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事件地震、水災、恐怖襲擊、生化襲擊事件等事件類型,結合醫院系統在應急工作中的職責,制訂本預案;

      一、應急處理組織機構

      攀枝花市公路養護管理總段公路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醫療救治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日常監測預警機制及信息報告程序一日常監測機制

      1、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網絡,由醫院發熱門診、急診室、預防保健科及醫院醫務科組成,醫院預防保健科指定專人負責疫情報告;

      2、建立傳染病及腸道門診登記,對病人基本信息、診斷、去向等進行登記;

      3、建立食堂食品衛生監督檢查制度,組織有關技術力量定期對部段內各食堂食品衛生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建立醫院值班報告制度;

      二信息報告程序

      1、出現甲類傳染病、醫院感染爆發及其他需搶救的突發事件時,醫院應立即向主管部門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提出書面報告;

      2、對于發生的影響生命健康的突發事件,諸如集體中毒、甲類乙類傳染病爆發等事件,應急時向醫院領導、上級主管部門等相關職能部門報告,醫院應在接診的同時向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3.醫院發現重大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時,立即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轄區疾病控制中心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同時向醫院主管部門報告;醫院發現涉及職工的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病例時,應立即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醫院主管部門報告,同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三、應急處理工作方案

      一)突發事件發生后,醫院會同兩委辦及有關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對突發事件進行調查處理;通過對突發事件調查、現場勘驗,采取控制措施等,對危害程度做出評估;同時,報請上級主管單位對突發事件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現場監測、實驗室診斷,查明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的建議;

      二)突發事件發生后,在進行事件調查和現場處理的同時,醫院應當立即對突發事件所致的病人提供現場救援與醫療救護;醫療救護力量不足時,及時轉院;

      三)醫院對前來就診的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實行首診負責制;接診醫生應當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診的病人,應當將病歷復印件隨病人轉送到指定的醫院;

      四)傳染病病人的收治應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

      五)當發生甲類傳染病疑似病人后,應該及時上報衛生主管部門;

      1、對疑似病例要及時按甲類傳染病報告,同時要詳細了解、記錄患者家屬情況及接觸過的人員、去向、聯系;為流行病調查醫生提供詳實的資料;醫院要每天向轄區疾病控制中心報告相關情況;

      2、醫院必須加強消毒管理,認真貫徹消毒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特別要加強對門診、急診、治療、注射室、觀察病房等重點部位的消毒工作;

      六)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應及時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1、職工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發放必要的防護用品,監測體溫;為職工提供有關藥品,實行藥物預防;在公共衛生場所完善洗手設備,提供流動水、洗手液或除菌消毒肥皂;

      2、所有職工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場所要增加通風的時間和強度;教育職工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增強抗病能力;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搞好居室衛生,勤曬衣被;

      3、場所工作的職工,如:食堂員工、醫院醫護人員等,以及其他窗口服務人員和就醫的病人要加強防護措施,要加強健康和衛生情況監控;

      4、一旦發生疫情,對總段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控外來人員進入;制定人員外出總段的管理規定,限制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大型集會活動;對我院外出工作人員實行登記制度,提醒和動員工作人員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從突發事件發生當日起外出工作人員必須向醫院請假登記,并要求到過重大傳染病疫區的人員返回時必須到醫院報到,接受必要的身體檢查;

      5、對從傳染病疫情重點區域返鄉的人員,必要時可以根據有關法規對其作出隔離醫學觀察的決定;對外地返回單位的職工進行登記,安排體檢,對有癥狀者行必要的留診觀察,對無異常的職工安排居家觀察,對無異常的職工由醫院安排集中觀察;

      七)做好衛生防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在院內辦一些健康專欄和講座,宣傳重大傳染病、重大食物中毒預防知識;充分利用本院的現有媒體,普及重大傳染病、重大食物中毒防范的有關科學知識;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6

      一、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我園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幼兒及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園實際,特制定我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二、工作目標:

      1、向全體家長、教師及幼兒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我園蔓延、流行。

      三、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全體教師、幼兒、家長的防護意識和幼兒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和病情,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四、組織管理:

      幼兒園成立由園長負責的、保健老師及班主任參與的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幼兒園的防治工作。主要職責如下:

      1、根據我市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應急預案,制訂本園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幼兒園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教師、幼兒、家長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幼兒缺席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檢查制度,及時掌握師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表現的師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加強幼兒園后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幼兒園教室、廁所及其他設施的清潔衛生。

      6、確保幼兒喝上安全飲用水,吃上放心飯菜。

      7、及時向建鄴醫院、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匯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并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五、突發事件預防:

     。ㄒ唬└叨戎匾暎袑嵓訌妼τ變簣@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園領導、分管領導及保健老師要經常對食堂、活動室及幼兒生活用品進行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ǘ┰黾佑變簣@衛生經費投入,切實改善幼兒園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幼兒園衛生規范化管理。

     。ㄋ模┘訌娊】到逃岣邘熒姆酪呖共∧芰。

      1、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引導幼兒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的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家長的`公共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3、教育幼兒、家長不買街頭無照、無證商販出售的各類食品。

      4、督促和組織師生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合理營養,不斷增強體質。

      六、突發事件監測和報告:

      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內容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免疫接種事故及嚴重異常反應,以及其它重大疑難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ㄒ唬┩话l事件監測

      1、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系統。在幼兒園建立考勤監測制度,由園長對教師,班主任對幼兒的缺勤者進行逐一登記,查明缺勤原因。對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保健老師進行登記匯總并進行追蹤觀察,分析其發展趨勢,必要時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2、重視信息的收集。要與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立聯系,收集本地及周圍地區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情報,密切關注其動態變化,以便做好預防工作。

     。ǘ┩话l事件報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逐級報告制度,并確保監測和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及時發現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期間,幼兒園實行24小時值班制,并開通疫情監控聯系電話。

      2、嚴格執行幼兒園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程序。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學校應嚴格按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息暢通。

      出現集體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爆發、醫院感染爆發及其他突發衛生事件時,保健室必須立即向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報告,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2小時之內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3、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4、建立突發事件舉報制度。任何部門和個人有權向幼兒園報告突發事件隱患,有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報有關部門不履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規定的職責的情況。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08-28

    (經典)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04-08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02-18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精彩09-27

    小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10-24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11-07

    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03-1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范文06-06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精品)06-02

    [精選]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06-0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性爱视频网站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