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時間:2024-12-08 09:14:55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15篇(薦)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編制應急預案。優秀的應急預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15篇(薦)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1

      為了切實提高學校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能力,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根據《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要求,特制定我校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一、成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組長:陳華鋒

      副組長:李建華陳榮冬劉彥仁組員:全體班子成員

      二、小組成員職責:組長:陳華鋒

      負責總體協調,組織、指揮、做出相應的應急工作安排。副組長:李建華陳榮冬劉彥仁

      協助現場整體工作安排,收集記錄相關情況,形成文字材料。

      組員:李小平陳伯龍李為安

      負責現場救治,與衛生、防疫、醫療等部門聯系。組員:孔榮華劉新黃佐前

      提供一線的情況,查明事因,及時落實相關工作安排,并向師生及家長做好解釋工作。

      三、應急處理程序

      1、對中毒者采取緊急處理⑴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⑵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標本,以備檢驗;

      1 ⑶組織好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⑷及時將病人送醫院進行治療;

     、蓪χ卸臼澄锛坝嘘P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控制措施。

      2、對中毒食品控制處理

      ⑴保護現場,封存剩余的食物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⑵為控制食品中毒事故擴散,責令商家和生產經營者回收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⑶經檢驗,屬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毀或監督銷毀。

      3、對相關用品采取相應的消毒處理。

      ⑴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具及工具,并進行清洗消毒。 ⑵對微生物食物中毒,要徹底清洗、消毒接觸過引起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以及存儲過程中的冰箱、設備,加工人員的手也要進行消毒處理,對餐具,用具、抹布最簡單的.辦法是采取煮沸辦法,煮沸時間不應少于5分鐘,對不能進行熱力消毒的物品,可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擦拭或用化學消毒劑浸泡。

     、菍瘜W性食物中毒要用熱堿水徹底清潔接觸過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對剩余的食物徹底清理,杜絕中毒隱患。

      4、食物中毒緊急報告制度

      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和接收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應及時填寫《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登記表》并報告

      2上級主管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說明發生食物中毒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以及食物中毒等有關內容。

      5、善后及責任追究

      ⑴善后工作由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集體研究,制定處置方案。

     、曝熑巫肪繉偕霞壊块T和司法機關管轄的,學校負責落實執行;屬學校管轄的,由食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集體研究決定。

     、鞘录幚斫Y束后,立即著手清查隱患,堵塞漏洞,組織食品管理和從業人員全員培訓,并對學生進行情況通報和相關教育。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2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為了有效地預防、及時地控制和消除食品衛生安全等學生食堂突發事件,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食品安全法》和《學校食品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制定本工作應急預案。

      一、組織領導:

      1、公司成立學生食堂突發事件處理工作小組,在學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工作。

      2、學生食堂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成員:

      組長:總經理

      副組長:副總經理

      組員:餐飲中心主任、承包經營的法人、項目經理、經營主管辦公室設在飲食服務中心,餐飲中心主任任辦公室主任、兼信息報送員。

      二、工作職責:

      1、在學院統一領導下,具體負責和協調突發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和善后處理工作。

      2、負責應急事件信息收集、匯總和報送,做到信息準確、公開、透明。

      3、負責協調組織學校內外醫療的救治工作,并及時掌握相關動態。

      4、負責對相關食堂食品的`查驗工作,并會同相關衛生防疫和監督部門組織好各項檢驗工作。

      5、協調處理好善后的其它各項工作。

      三、應急處理措施:

      1、學生食堂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

      特別重大食品安全責任事故發生指學校在同一時間段同一地點發生10人以上食品衛生安全事故。

     、攀鹿拾l生后,學生食堂突發事件處理工作小組應迅速向學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報告基本情況、事態發展和救治情況,由學院再向上一級領導機關報告,在學院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做好各項應急工作。

     、平M織工作小組成員及時到位,迅速開展應急救治工作。

      ⑶組織工作小組成員立即調查確認。

      ⑷配合上級部門對事故的責任和性質進行調查。

      2、學生食堂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

      3一般食品安全責任事故發生指學院同一時段同一地點發生人以上10人以下急性腸胃疾病。

      ⑴在醫院及時進行救治同時,詢問了解病因,并報學生食堂應急處理工作小組。

     、茟惫ぷ餍〗M及時安排相關人員現場與就診學生核查病發原因,分清責任并報應急事件處理辦公室。

      ⑶校醫室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并與學生食堂應急工作小組保持聯系。

     、葘W生食堂應急工作小組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強食品的監管,分清責任,及時向學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報送信息。

      四、應急處理時餐飲中心的配合工作:

      1、立即封存食堂的食品留樣,并針對病源疑似使用相關食品,交送衛生防疫部門進行化驗檢測。

      2、在事故原因未查明之前,組織好各學生食堂的供應工作,對懷疑病源食品停止出售。

      3、對懷疑病源等食品和現場采取保護性措施,不使病源擴大。

      4、對校內有嚴重病源的食堂(餐飲供應點)停業整頓,同時組織好正常的伙食保障服務工作。

      5、協助衛生防疫部門和校醫室對病源物的清理和消毒工作。

      6、各學生食堂針對突發事故進行安全整頓,清理病毒源,進一步完善安全責任制。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3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為建立健全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機制,指導規范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有效預防和及時處置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師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特編制本應急處置預案。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幼兒園衛生工作條例》及教育部《關于幼兒園食堂及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等。

      (三)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食品安全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食品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食物中毒事件的預防、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幼兒園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幼兒園內的食品衛生安全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應、高效運轉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四)適用范圍

      xx市xx職業幼兒園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依據本預案執行。

      (五)響應級別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共分四級,即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

      二、應急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一)組織機構

      xx市xx職業幼兒園成立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處置小組下設現場處置組、救治協調組、后勤保障組和新聞信息組等4個工作組。

      xx市xx職業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小組的主要職能是:負責統一決策,組織、指揮本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響應行動,確保應急處置任務完成。

      1、根據當地政府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制定本校的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幼兒園各項食品安全防治措施的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食品安全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防護能力。

      4、及時向上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xx市教育局匯報幼兒園的食品衛生安全事件的發生情況,及時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原料,封存可能被污染食品用具;保護好現場及食品留樣、進貨單,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幼兒園全力配合事故調查部門開展事故調查,按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切實落實相關部門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

      5、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病人的救治工作,及時開展與學生及家長的溝通工作,穩定學生情緒,避免由于信息失真導致慌亂。

      (二)工作組組成及職責

      1、現場處置組,組長:xx,組員:xx。負責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統一組織,協調工作。配合食品安全事故調查部門進行事件原因調查,做好與調查部門的溝通與協調,落實相關部門提出的控制措施;負責有關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情況的信息報送工作。

      2、救治協調組,組長:xx,組員:xx。相關年級組長及班主任。負責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救治協調工作,負責與衛生部門聯絡,配合醫療機構及時做好病人的`救治工作,追蹤了解傷情或病情動態,做好學生、家長的安撫和思想工作,確保校園穩定和各項工作正常開展。

      3、后勤保障組,組長:xx,組員:xx。負責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家長的接待工作。

      4、新聞信息組,組長:xx,組員:xx。負責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信息報送和溝通工作,負責與市教育局等的聯系,做好輿情監測與媒體溝通;落實信息報送工作。

      三、監測、預警、報告

      (一)監測

      幼兒園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事故監測絡平臺,建立通暢的信息監測和通報網絡,通過日常的監測,及時研究分析幼兒園食品安全情況,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形成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體系。

      (二)預警

      幼兒園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幼兒園衛生、食堂餐飲、小賣部食品、飲用水、周邊環境等環節的日常監管,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資料檔案。對幼兒園發生可能導致重大、較大、一般食品事故的預警信息進行及時分析上報,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三)報告

      幼兒園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報告機制,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的有關規定,主動監測,及時報告。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或疑似食品安全事故應在第一時間向上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同時將發生事故情況報市教育局職能處室,并立即協調衛生部門開展醫療救治。若有證據或理由懷疑有人投毒,應當立即報警。

      1、報告范圍

      幼兒園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和對師生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的食品安全隱患均屬報告范圍。

      2、報告時限

      食品安全事故(隱患)發生(發現)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報告校長,校長接到報告后,第一時間向xx市教育局和上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報告,同時根據事故處理的進程或上級要求隨時作出階段報告。事故處理結束后,幼兒園在2個工作日內作出書面總結報告。

      3、報告程序

      初次報告:盡可能詳細報告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危害程度、受傷人數、主要臨床癥狀及報告聯系人和聯系方式;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等。

      階段報告: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也要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修正和補充。包括事故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過程、事故原因等。階段報告應根據事故處理的進程或上級要求隨時上報。

      總結

      報告:在事故處理結束后2個工作日內作出?偨Y報告包括對事故的發生、引發事故原因分析、事故鑒定結論、提出處理事故意見和今后對類似事故的防范和處置建議。

      四、保障措施

      (一)信息保障

      幼兒園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專項信息報告制度,負責處理和傳遞等工作,特別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相關信息,嚴格按照信息歸口、統一對外發布的原則,向社會及媒體發布。

      (二)醫療保障

      幼兒園按照《幼兒園衛生工作條例》規定配備專職校醫,建立校醫務室,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在第一時間做好現場的救護和穩定工作,同時上報當地醫療機構和教育主管部門。對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的,教育主管部門立即趕赴現場協助衛生部門迅速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三)資金保障

      幼兒園從公用經費中安排一定比例經費做好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的基礎性工作,確保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的順利開展。幼兒園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則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向本級政府專題匯報,申請專項經費。

      (四)演習演練

      幼兒園根據自身特點,定期和不定期開展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演練演習,不斷提高全校師生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意識。

      (五)宣教培訓

      幼兒園要對全體師生加強食品安全只是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最大限度減少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六)獎懲

      全校教職工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職責,實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與表彰和獎勵;對履職不力,造成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工作失誤的,要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

      五、后期評估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幼兒園要組織有關人員對工作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內容主要包括事件概況、現場調查處理概況、病人救治情況、所采取的效果評價、應急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和改進建議。評估報告上報教育主管部門以及食品安全監管部門。

      六、預案制定

      本預案由xx市xx職業幼兒園制定并公布實施,將定期根據食品安全形勢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更新、修訂和補充,幼兒園在防控應急工作中的具體技術問題按照國家及省市相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事故調查部門的最新要求執行。

      七、附則

      本預案由xx市xx職業幼兒園負責解釋。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4

      為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提高我園師幼預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和規范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幼兒園決定開展一次“食物中毒救援演練”,F將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二、工作原則

      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人為本、減少危害、預防為主、依法規范、快速反應、協調應對”的原則,落實各部門職責。 三、演練內容(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

      時間假設發生在20__年11月22日中午11:30分,11:50演練開始。就餐后大班陸續出現幼兒有嘔吐、頭昏、頭痛、全身乏力等癥狀,人數達5人。班主任立即電話通知幼兒園保健老師。符園長當即指示,啟動本應急預案,全力以赴搶救中毒幼兒,迅速協調各個工作小組,在第一時間展開救援工作。 四、組織機構

      1、成立領導機構

      組長:xx(園長)副組長:xx(副園長)成 員:xx

      2、成立應急處理工作組

      (1)信息報告組組長:xx(保健醫生)

      成員:xx

      職責:如一旦發生食物中毒,要迅速趕赴現場,及時掌握情況,第一時間將現場情況報告撈刀河醫院、衛生疾控中心、教育局有關領導,報告幼兒異常情況、異常發生時間、主要癥狀及表現、涉及的幼兒人數等,如果懷疑與投毒有關,還應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同時通知各組長全部到位,通知異常幼兒家長及時到達指定地點。與上級各部門人員保持聯系和溝通。

     。2)事故搶救組

      組長:xx(保健醫生)

      成員:xxx

      職責:組長迅速召集本組人員積極組織搶救異常病人,及時將異常病人送到撈刀河醫院。安排保安人員守好園大門,嚴禁無關人員進園,維護好幼兒園秩序。搶救和護送過程中,如病人發生嘔吐時,切忌止吐。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妥善處理病人,并派人到醫院守護病人。在衛生部門的專業人員到達后,配合專業人員收集可疑食品和中毒幼兒的嘔吐物、排泄物、洗胃液等。

      3、事故調查組組長:xxx

      成員:xxx

      職責: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采取措施有效保護好現場,保管好供應給幼兒的食品,維持原有的現場狀況。對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原料及留樣食品立即封存,放入冷藏箱交調查人員。禁止繼續食用和擅自銷毀。追回已發放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對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以及可能的中毒現場予以控制。全面對事故當事人及相關人員進行個案調查,分析調查情況,作好詳細記錄,對外介紹事件發展的情況等。

      4、安撫善后組組長:xx園長副組長:xxx

      職責: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后應及時組織本組維護好現場,對現場設置隔離警界線。分工應對來訪家屬,認真作好思想工作,穩定情緒。不亂對事件作出結論,注意工作方式,避免師幼、家長不必要的恐慌。

      5、后勤保障組組長:xx

      成員:xx、劉憶晴

      職責:及時趕往現場,協助各組開展工作,提供相應設備設施及所需用品。對可疑的食品立即封存,待有關部門進行處理。做好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五、演練過程

      1、11:50xx園長總指揮宣布演練開始。 2、11:50大班發現有幼兒有食物中毒情況。

     。1)11:50大班班主任xx向保健醫生xx報告:發現有數名幼兒嘔吐不止、腹部疼痛情況。xx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報告事件的發生時間、地點、人員癥狀),請求醫院及時派救護車到幼兒園救援。

     。2)xx安排班主任老師將學生嘔吐物用一次性杯裝存,并做好標識。

     。3)xx安排李容波(保育老師)和駱紫媛分別護送5名學生到幼兒園保健室等待醫院的救護車。(xx組織事故搶救組成員同時對幼兒進行催吐工作)

      (4)xx園長安排后勤xx副園長與食堂負責人保護好食堂現場,將食堂食品留樣專柜冰箱進行查封;

      黎巾暉核查出幼兒信息的詳細登記(幼兒園名稱、地點、時間、年級、班級、學生姓名、性別、年齡、主要臨床癥狀)

     。5)xx園長安排各班班主任通知家長并做好家長的穩定工作,并安排班級老師對幼兒進行安撫教育,穩定幼兒情緒,疏導幼兒心理。

      3、11:52分,園長分別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衛生監督機構報告幼兒園發生多名幼兒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報告內容為:幼兒園名稱、時間、年級、班級、性別、人數、臨床表現以及處理情況等)

      4、11:54救護車到達后由保健醫生xx、劉憶晴隨同救護車將上述5名幼兒護送到醫院,并將救治情況及時上報學校領導組。

      5、xx副園長及食堂負責人協助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衛生監督機構、公安機關相關工作人員對食堂進行調查及對可疑食品的留樣和餐具進行抽樣檢查。

      6、12:00xx園長通知xx、劉憶晴將模擬食物中毒的幼兒安全帶回幼兒園。演練結束,安全分管領導xx召集教師集合,總結演練。

      六、工作要求

      1、認真學習本演練方案,扎實做好這次應急演練準備工作,確保我園這次食品衛生安全應急演練安全、有序,取得實效。

      2、重視演練工作,嚴格演練程序,加強演練宣傳,增強幼兒心理素質。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5

      一、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ㄒ唬┙∪澄镏卸緢蟾嬷贫

      餐廳要認真貫徹執行衛生部食品衛生以及關于《食物中毒調查報告辦法》的精神,以便及時采取防治措施。

     。ǘ⿵V泛開展預防食物中毒宣傳教育

      廣泛深入地開展預防食物中毒的宣傳,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黑板報,宣傳畫和實物標本等各種形式,宣傳普及有關的衛生知識,提高食物從業人員和廣大師生員工的衛生管理水平,減少食物中毒發生。

     。ㄈ┘毦允澄镏卸镜念A防措施

      (1)防止細菌對儀器的污染:食品工業和食品商業系統,以及集體食堂,應對食品加強衛生管理,特別是肉類,魚類和奶類等動物性食品,要防止在生產加工和供銷過程中的污染。須知到專車運輸,低溫貯藏,工具售貨,食品從業人員要重視個人衛生,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發現有不適宜從事食品工作的病患者或帶病者,應及時調換工作。

      (2)控制細菌的污染,控制細菌生長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溫保藏。按照食品低溫保藏的衛生要求貯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爛變質。

      (3)殺滅病原菌。殺滅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溫滅菌,當肉類8012食品深部溫度達度時,經分鐘可徹底殺死沙門氏菌。隔餐的熟食品和剩菜飯,在銷售或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

      (四)化學性食物中毒的預防

      (1)有些化學物質與食用的面堿、淀粉、食鹽等形狀相似,以常發生誤用,誤食而造成中毒。因此,對備有有毒化學物質的單位,要加強毒品的管理,要嚴格執行保管和領取制度,嚴禁把有毒化學物質帶回家中使用。

      (2)加強農藥的管理和使用。農藥要專庫保管,不能與食品同倉存放,防止污染食品。并要嚴格遵守農藥使用的有關規定。

      (3)包裝或盛放有毒化學物質的'容器,不得用來包裝

      或盛放食品。

     。ㄎ澹┯卸緞又参镏卸镜念A防措施

      有毒動植物往往與某些可食的食物相似,人們如不加以識別而誤采食用,就會引起中毒,如有毒的蕈類和野果等。因此,要加強宣傳,提高對有毒或無毒動植物的識別能力,防止誤采誤食,對不能識別的有毒動植物,須經有關部門鑒定,確認無毒才能食用。

      二、食品衛生中毒事件應急措施

      1、在酒店內發現任何人有中毒癥狀,無論是誤服或故意服毒,應立即報警,并向總經理匯報;

      2“120”、由大堂副理撥打急救中心電話呼救,等待醫務人員求援;

      3、經警方同意后查看中毒者證件等物品,由警方通知中毒者的單位或親友;

      4、保護中毒者所在現場,不要讓任何人觸摸有毒或可疑有毒

      的物品(如:藥物、容器、飲品及食物、嘔吐物等);

      5、將中毒者的私人物品登記、保管或按警方要求交給警方,并簽

      6、將有關資料(警車、救護車車號;到達及離開的時間、警方負責人姓名等資料)登記備案;

      7、發現投毒者或可疑人員時立即滯留,交警方處理;8、屬在酒店用餐客人的,除做好以上工作外,還應把

      客人用餐的菜肴和餐具及殘渣封存,交由警方化驗、鑒定。在以上突發事件范圍以外的特殊事件的應急處理參照以上措施進行安排。

      此預案的演練由部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小組負責組織、實施。食堂食物中毒事故

      1、應急領導小組迅速到位。

      2、安全值班人員:立即撥打電話報警,并向所在單位領導匯報。由單位領導向市衛生疾病控制中心匯報。市急救中心電話:120

      3、現場總指揮:急救車到達后,迅速組織人員護送中毒者到

      醫院進行搶救,并做好記錄。同時通知食堂立即停止供應。

      424、衛生監督員:保護好小時留樣食品、進貨記錄及庫房

      食品,以備上級衛生防疫部門采集。

      5、食堂主管: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624、食堂各部位負責人:作好小時輪流值班,以防其它意

      外事故。

      7、應急領導小組:按照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必要時報告公安部門,由公安部門介入處理。

      8、應急領導小組會同各方妥善處理事后工作。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6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配送管理,確保飲食的安全衛生和營養,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秋冬季學校食品安全和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浙江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見》(浙教計〔20xx〕2號)的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配送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增強責任意識,加強學校食品配送企業準入管理

      國家新修訂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對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和責任追究進行了明確規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加強協作,從嚴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負起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責任。要嚴格把好學校食堂準入關,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食堂經營服務原則上不得對外承包,要自主經營。采取托管服務的學校食堂,須嚴格企業準入資格要求,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競爭擇優。中標單位負責食堂的`日常管理,使用學校的場所和固定設備為學校師生提供餐飲服務。部分不具備舉辦食堂條件的學校,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招投標,確定有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的餐飲配送企業服務。凡實行托管服務和餐飲配送等外包服務的學校,必須嚴格準入標準,簽訂規范合同,明確雙方權益和責任,合理確定服務期限,對衛生、質量、價格、利益空間等載明實質性條款。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指導學校制定準入要求,并加強管理。

      二、加強監督巡查,落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主體責任

      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把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工作作為重點監管目標,加大指導和檢查力度,增加監督檢查頻次,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加工制作、分餐配送全過程、全鏈條進行監管,確保各環節食品安全風險可控;對不符合餐飲許可條件的,要依法撤銷《餐飲服務許可證》;對設施、條件等達不到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到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依法進行查處,并通報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加大對配送食品的監督,一般應一個月一次進行評估和記錄,及時了解食品口感、學生反映等,并將有關信息匯總反饋。

      三、規范日常管理,落實學校管理主體責任

      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實行學校法人負責制,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對學校食堂管理工作負總責。學校要建立學校食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食堂工作的衛生安全與質量管理。對食品配送企業提供的產品,學校應當按照合同要求認真進行查驗,發現存在問題的,要及時研究應對措施,防止不合格食品進入學校。要完善校內民主監督機制,成立校膳管會,由學生代表、學生家長代表、工會干部、教師代表等人員組成,行使對食堂及送餐的檢查、監督、評議等職能。要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機制建設,建立并完善學校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細化人員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調查、善后處理、輿情應對等具體方案,并組織演練,確保安全。

      四、加強監管信息通報和報告

      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建立和完善食物中毒事故信息通報、報告制度,及時將學校食品配送單位經營許可情況、日常監督檢查結果、違法行為查處情況等向教育行政部門通報,重要情況應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向當地政府或上級監管部門報告。要暢通社會投訴渠道,形成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關心與支持學校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要重視和認真及時處理學生、家長及社會反映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

      五、認真開展檢查,及時做好整改

      近期各地要組織開展一次學校食品安全檢查,重點檢查學校托管食堂、食品配送企業招標及合同簽訂備案情況、食品配送企業食品安全情況、學校平時監管情況等。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梳理總結,并做好整改。同時要重視學校食堂建設,把學校食堂建設納入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等建設工程,嚴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有關要求,設置食品原料處理、食品加工、貯存等場所,配備相應的冷藏、清洗消毒、防蠅防鼠、洗手等設備或設施,改善食堂衛生條件。對配送食品所需的器具、存放設施、保管場所一并納入條件改善計劃,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確保學校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7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衛生部《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衛生部教育部《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實際,現特制訂《臺山市中小學校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一、指導思想

      加大力度落實學校食堂 “服務師生、安全第一、查防并舉、預防為主”的食品安全工作方針,提高學校師生快速處置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突發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師生人身損害,保障學校師生教職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和校園安全穩定,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二、工作目標

     。ㄒ唬┏浞职l揮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的作用,進一步完善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夯實安全監管崗位責任,落實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各項措施,實現學校食品安全“零事故”,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ǘ┙⒎磻焖俚膽、救援工作機制,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杜絕責任性事故,有效降低和及時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和影響。 三、工作原則

      (一)預防為主。各學校要根據有關要求,積極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切實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及時發現隱患,減少安全事故發生,降低損失程度。

     。ǘ┮婪ü芾。要嚴格執行食品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對學校安全的預防、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要切實做好學校食堂、小賣部食品配送工作,建立健全學校食品中毒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

     。ㄈ⿲俚刎撠。學校校長對本校食品安全工作負第一責任,并主動接受聯系鎮校的領導及相關部門的監管和指導,經常進行工作匯報,市教育局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ㄋ模┛焖俜磻。市教育局和各學校建立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能快速反應、及時報告、及時準確有效處置。 四、適用范圍及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種類本預案適用于市教育局處置全市學校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本預案所指的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學校內部、正常工作狀態下突然發生的學校食堂食品及校園小賣部銷售食品引發的學校師生教職工工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將食品安全事故分為四級。

     。ㄒ唬┨貏e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

      1.事故影響范圍涉及2個鎮街以上學校(幼兒園)的,造成特別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或經評估認為事故危害特別嚴重的。

      2.一次造成中毒人數100人以上的或出現死亡病例的'。 3.相關部門認定的其他Ⅰ級食品安全事故。

     。ǘ┲卮笫称钒踩鹿(Ⅱ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 1.事故影響范圍涉及2個鎮街以上學校(幼兒園)的,造成或經評估認為可能造成對社會公眾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疫病的。

      2.一次造成中毒人數50人以上的或出現死亡病例的。 3.相關部門認定的其它Ⅱ級食品安全事故。

     。ㄈ┹^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 1.事故影響范圍涉及縣級行政區域1個鎮街內2個以上學校(幼兒園)的,已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

      2.一次造成中毒人數30人以上50人以下,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3.相關部門認定的其它Ⅲ級食品安全事故。

      (四)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

      1.事故影響范圍涉及縣級行政區域內1個學校(幼兒園)的,已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

      2.一次造成中毒人數30人以下,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3.相關部門認定的其它Ⅳ級食品安全事故。

      上述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五、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置程序

      及時、準確地報送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對妥善處置突發事件、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保持全市學校穩定、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準確、規范地報送相關信息。

      (一)報送程序及處理要求

      1.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報送分重大事故及以上緊急信息和一般信息。

      重大事故及以上緊急信息報送程序為初報、續報、反饋三個環節,學校一旦發生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緊急情況,必須堅持“先救人,后查因,再追責”的原則,在第一時間撥打“120”、“110”電話請求援助,在1小時內將掌握的情況向市教育局報告,特別重大緊急信息須在半小時內報告。如果情況復雜,一時搞不清楚,可以“先報事后報情”,隨后根據事故調查工作的進展情況,隨時報送有關信息。在初報的基礎上,要及時、準確、全面地續報重大事故及以上緊急事件的調查情況和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特別重大的,應根據需要一日一報或一日數報。重大緊急信息報送可在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報告基本情況后,再書面報告,但在任何情況下電話報告均不能代替書面報告。 市教育局在接到重大事故及以上緊急信息后,要立即分管領導、主要領導匯報,并通知局辦公室,局辦公室根據收到的信息按時按規定程序上報。重大緊急情況處置后,要進行跟蹤調查,及時反饋上級處置意見的落實情況和干部群眾的反映。 一般信息報送程序分為初報、續報、反饋三個環節。學校要在第一時間把信息報市教育局,最遲不得晚于事發后2小時。 市教育局在接到信息報告后要立即向分管領導匯報,分管領導進行處置,并向主要領導通報信息。

      學校在向市局報告的同時,應同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并根據事故危害程度向公安、衛生、食藥監等機構報告請求援助。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學校不得遲報、瞞報、漏報信息。

      2.突發食品安全事故處置要求。學校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要以“先控制,后處理,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為基本原則,迅速果斷處置。重大事故要立即啟動本校預先制定的應急處置預案,并按下列程序進行處理。

     。1)發現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后立即按規定程序報告事故信息。

     。2)撥打“120”、“110”電話請求援助。

     。3)立即停止學校食堂食物及校園小賣部銷售食品的經營活動,由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對現有可疑中毒食物、食品及原料、餐用工具、設施設備和現場采取封存控制措施。

      (4)配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電話:)、市疾控中心(電話:)的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包括中毒者的排泄物(如嘔吐物)。

      (5)立即組織由專人負責的救護隊伍,協助醫務人員做好救護工作。

     。6)注意穩定師生情緒,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如有家長來校探視,應由學校領導及班主任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要注意維護學校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秩序,組織教師做好食物中毒人員的思想工作。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要先查驗記者證,由學校確定的專門發言人向媒體發布信息,并及時向市委宣傳部和教育局通報情況。

     。7)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ǘ┦称钒踩鹿市畔笏蛢热

      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事故經過、中毒人數;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已采取的措施、需有關部門協助解決的問題;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報告人及聯系電話等。

      (三)學校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置實行校長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

      學校要嚴格執行信息報送的三個環節,并建立健全各環節報送的檔案資料。對緩報、瞞報、謊報事故信息和處置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將按有關規定予以黨紀、政紀處分,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六、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教育系統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臺山市教育局體衛藝股,體衛藝股股長兼任辦公室主任,教育局辦公室主任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主要職責:負責統一決策、組織、指揮教育系統內學校突發各類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行動,下達應急處置工作任務。重大問題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組長負責應急處置全盤工作,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決定重大事項及應急預案的啟動、實施;副組長按照分工具體負責救助救援應急的指揮、協調、工作部署、任務下達、檢查監督、考核、指導;各成員之間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做好各項具體工作的落實和承擔領導小組決定交派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全市學校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組及職責 一旦發生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相關股室負責人及相關人員負責組成應急處置組,組織開展工作。

      1.現場處置指導組

      在學校突發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負責指導學校協助衛生部門開展中毒人員救治、危重病員轉移搶救,督查學校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對現有可疑中毒食物、食品及原料、餐用工具、設施設備和現場采取封存控制措施。根據領導小組的安排,隨時掌握傳遞最新處置動態,收集、匯總、反饋各種信息;指導學校組織維持事故現場秩序,組織穩定事故現場事態,組織救助救援現場疾患人員等。

      2.綜合組

      負責處理領導小組日常事務,監督檢查預案的貫徹落實情況;負責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綜合協調與聯絡工作;負責收集、傳遞、綜合信息,收集各工作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和上級有關部門上報信息,匯報學校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救助救援處置工作的進展情況。聯系市委宣傳部統一向社會發布信息。

      3.穩定安撫指導組

      負責指導學校做好師生及家長的思想穩定工作及善后處理事宜,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安撫事故疾患人員家屬情緒,接待聽取事故疾患人員家屬意見,指導學校制定善后解決辦法等。

      4.后勤保障組

      負責籌措調配緊急救助救援物資和資金,為各工作組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5.事故調查組

      負責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查明事故原因、經過,查清事故責任及責任人,落實事故責任追究制,提出對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員處理意見等。

      七、事故救助救援應急行動

      (一)學校的應急行動

      1.學校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校長應及時向所在鄉(鎮)黨委政府、市教育局報告,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按職責分工,迅速開展工作,及時處置好所發生的中毒事故,最大限度的減輕疾患人員的痛苦,確保疾患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事故發生后學校必須將事故情況在1小時內,特別重大緊急信息須在30分鐘內電話報告市教育局,2小時內將中毒事故詳細情況書面上報市教育局。

      3.迅速按照預案搶救中毒師生,撥打“120、110”急救電話請求援助,轉治危重疾患病員,穩定事故現場事態,妥善安排好其他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序做好食品、飲用水等救助救援物質的籌集和發放等工作。

     。ǘ┦薪逃值膽毙袆

      1.市教育局在接到學校事故報告后,要立即報告分管領導及主要領導,領導小組視具體情況,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并抄報有關部門,立即組織實施事故救助救援工作或啟動應急處置預案。

      2.迅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通報事故基本情況,研究部署救助工作。

      3.迅速組織各工作組趕赴事故學校,對事故原因、損害程度進行初步核查,慰問事故疾患師生,了解病員身體不適反應癥狀,及時解決好疾患病員的醫療、生活等問題。 八、事故救助救援應急工作紀律

      (一)事故救助應急處置工作堅持集中領導,統一指揮,各組工作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領導小組的應急處置指揮命令,聽從指揮,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諉。

      (二)事故發生后,各工作組要按領導小組的指令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不得延誤時機,確保救助救援應急處置工作有序進行。 (三)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制,事故救助救援工作人員必須24小時開機,確保信息暢通。

     。ㄋ模┦鹿噬坪筇幚、原因調查、責任追究結束前,單位主要領導必須堅守工作崗位,確需外出的必須履行請假手續,并安排好本單位工作。事故救助救援工作人員原則上不得請假,特殊情況需請假的必須經主要領導審批。

      九、責任追究

      為強化學校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進一步落實學校校長及相關人員的食品安全崗位監管職責,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學校按衛生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的通知》(衛監督發〔20__〕431號),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十、其它

      本預案未盡事宜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和相應規定執行。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8

      一、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管理制度

      1、采購人員要認真學習《餐飲服務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熟悉并掌握食品采購索證索票有關要求。

      2、采購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設備,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供貨者索取許可證和食品等檢驗合格證明,同時按照相關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核查。 3、采購生肉、禽類應索取獸醫部門的檢疫合格證,進口食品及其原料應索取口岸監督部門出具的建議合格證書。

      4、食品進貨查驗應如實記錄食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經辦人等內容,并留存購物憑證(發票、收據或進貨清單等),與所索取的許可證、檢驗合格證明應一并保管,建立采購記錄臺賬,以備查驗。

      5、按照產品品種、進貨時間先后次序整理查驗記錄及相關資料,妥善保存。記錄、票據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6、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食品經營企業,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進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

      7、不得采購腐敗變質、摻雜摻假、發霉生蟲、有害有毒、質量不新鮮的食品及原料,不得采購無產地、無廠名、無生產日期、保質期或標志不清、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及來源不明的食品,不得采購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產品及其制品。

      8、不得采購無《食品衛生許可證》或《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供應的食品。

      二、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五病調離制度)

      1、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

      2、食品衛生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本單位的健康檢查工作,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證到期前一個月參加健康檢查,不得使用過期健康證明。

      3、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五病”調離率100%。

      4.凡食品從業人員手部有開放性、感染性傷口,必須調離工作崗位。

      5、定其檢查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無有效健康證明者,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

      三、涼菜間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涼菜制作應指定專人負責,其他人員不得隨意進出涼菜間,非直接入口的食品、個人生活用品及雜物不得帶入涼菜間。 2.涼菜間工作人員要嚴格注意個人衛生,在預進間二次更衣,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口罩,配有流水洗手并嚴格消毒。 3.涼菜間室內溫度不得超過25℃,有獨立的空調設施;室內配有腳踏式污物桶、紫外線殺菌燈、冷藏等設施,每次使用前要進行紫外線燈消毒30分鐘以上;有完好的防蠅、防塵設施。 4.涼菜間的刀具、案板、容器、加工設備等用具必須專用,用前消毒,用后洗凈,保持清潔。

      5.供加工涼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須洗凈消毒,未經洗凈處理的不得帶入涼菜間。

      6.加工熟食鹵菜要先檢查食品質量,原料不新鮮不加工。熟食鹵菜要在另間加工,加工后進涼菜間改刀配制,剩余的存放在熟食冰箱內。

      7.各種涼菜現配現用,盡量當餐用完,隔餐隔夜的改刀熟食及冷盤涼拌不能再做涼菜供應。

      8.各種涼菜裝盤后不可交叉重疊存放,傳菜從食品輸送窗口進行,禁止服務員直接進入涼菜間端菜。

      9.加工結束后,將剩余食品冷藏,及時清理室內衛生,保持清潔狀態。

      四、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潔管理制度1、餐用具使用前應按照要求洗凈消毒,不使用未經清洗、消毒的餐用具,不使用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餐具。

      2、設立獨立的餐飲具洗刷消毒間或專用區域,配備清洗、消毒、保潔設施,餐具清洗水池應專用,不得在洗餐飲具池內清洗食品原料或沖洗拖布。

      3、操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嚴格按照“除殘渣→洗滌劑洗→清水沖→熱力消→保潔”的順序操作。藥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沖程序。

      4、每餐收回的餐飲具、用具,立即進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5、餐具消毒前必須清洗干凈,消毒后的.餐飲具表面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無泡沫、無不溶性附著物,及時放入專用密閉保潔柜內保存備用。

      6、清洗餐飲具、用具用的洗滌劑、消毒劑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要求

      7、盛放已消毒餐具的保潔柜要有明顯標識,保潔柜應經常擦洗消毒,不存放其他物品,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要分開存放。 8、洗刷消毒結束,及時清理衛生,做到內外清潔。 9、定期檢查消毒設備、設施,并做好消毒記錄。五、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

      1.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必須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食品安全標準和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食品安全管理辦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劑不得使用。

      2.購買食品添加劑必須索取衛生許可證復印件和產品檢驗合格證明,進口食品添加劑應索取口岸食品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衛生證明。

      3.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必須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或衛生部公告名單規定的品種及其使用范圍、使用量,不得憑經驗隨意擴大使用范圍和使用量。

      4.不得使用用未經批準、受污染或變質以及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添加劑。

      5.不得為掩蓋食品腐爛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

      六、預防食物中毒制度

      1、依法制定并落實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關注社會食品安全預警提示,積極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

      2、制作涼菜、燒鹵熟肉、生食水產品、西式糕點、裱花蛋糕等直接入口的較高風險食品,必須有相應許可項目,并應嚴格按照專間要求進行操作。禁止超許可范圍經營和超出供餐能力承接大規模聚餐活動。

      3、食品原料來源應合法安全,不得加工或者使用腐敗變質、感官性狀異常等《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及原料,禁止使用亞硝酸鹽。

      4、加工經營過程避免生熟交叉、混放,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場所清潔,避免昆蟲、鼠類等動物接觸食品。

      5、熟制食物應燒熟煮透,外購熟食和隔餐冷藏食品食用前均須徹底加熱,生吃的蔬菜水果應清洗干凈去皮后食用。

      6、豆漿、四季豆等生食有毒食物,應煮熟燜透,有效預防高溫季節細菌性食物中毒。

      7、嚴防發生投毒事件。外部人員不得隨意進入食品加工出售間,注意炊事人員的思想建設,及時化解矛盾,以免發生過激行為。

      8、食品倉庫、加工間不得存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質。

      9、食堂內不得有員工住宿、午休房間。

      10、如有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時,應迅速上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衛生部門,采取及時有效措施進行救治。

      七、食品留樣制度

      1、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食堂)、超過100人的建筑工地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重大活動餐飲服務和超過100人的一次性聚餐,每餐次的食品成品應留樣,并由專人負責。 2、每餐、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于100g,分別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閉專用容器內,在冷藏條件下存放48小時以上。 3、食品留樣應避免污染,加貼標簽標明留樣時間和餐次,待樣品冷卻后,放入專用冰箱(0—10℃)內,同時做好留樣記錄,如實記錄留樣食品名稱、留樣量、時間及餐次、留樣人員、審核人員等。

      4、留樣期間進餐者如有異常,立即封存所留樣品,送食品安全檢測部門檢驗。

      5、食品留樣冰箱內嚴禁存放與留樣食品無關的物品。

      6、重要接待活動留樣冰箱應上鎖。八、配餐間衛生管理制度(學校食堂)

      1、應按專間要求設置配餐間,專間入口處設置有洗手消毒更衣用的通過式預進間,配餐環境衛生整潔。

      2、專間應配置與售餐數量相適應的食品臺架,配備專用工具容器、專用冷藏設施

      3、應配置與配餐間相適應的紫外線消毒燈,定時開燈消毒。

      4、配餐間應由專人管理、其他人員不可隨意進出。不得存放無關雜物和個人物品。

      5、工作人員應嚴格注意個人衛生,操作前洗手消毒,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戴口罩。

      6、認真檢查食品質量,發現可疑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不得銷售,盛放成品飯菜的容器不得直接放置于地上。

      7、售飯菜窗口要能夠開合,嚴禁開放式,傳遞食品需用專用的食品工具,專用工具消毒后使用,定位存放。

      8、配餐完畢后,清理配餐間衛生,保持配餐臺、地面清潔,做好餐用具清洗、洗消毒工作。

      關鍵環節食品加工規程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種病原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經常性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員還應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場所清潔;避免昆蟲、鼠類等動物接觸食品。

      2.控制溫度。即控制適當的溫度以保證殺滅食品中的病原菌或防止病原菌的生長繁殖。如加熱食品應使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貯存熟食品,要及時熱藏,使食品溫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時冷藏,把溫度控制在10℃以下。

      3.控制時間。即盡量縮短食品存放時間,不給病原菌生長繁殖的機會。熟食品應盡量當餐食用;食品原料應盡快使用完。

      4.清洗和消毒。這是防止食品受到污染的主要措施。接觸食品的所有物品應清洗干凈,凡是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還應在清洗的基礎上進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應進行清洗消毒。

      5.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應與加工條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過加工場所和設備的承受能力時,難以做到按食品安全要求加工,極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7.蔬菜粗加工時以食品洗滌劑(洗潔精)溶液浸泡30分鐘后再沖凈,烹飪前再經燙泡1分鐘,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農藥。

      8.燒煮生豆漿時將上涌泡沫除凈,煮沸后再以文火維持煮沸5分鐘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徹底分解破壞。應注意豆漿加熱至80℃時,會有許多泡沫上浮,出現“假沸”現象。 9.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飪時先將四季豆放入開水中燙煮10分鐘以上再炒。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9

      為了保障我園教職工和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預防食物中毒的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及相關規定,以便及時、正確、高效的處置可能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損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園應急預案:

      一、處置食物中毒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二、應急處理程序

      在全園范圍內樹立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時時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發現可疑病情后,及時報告,如確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1)立即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搶救措施。

     。2)請鄉衛生院初步診斷、治療、護理患病的'師生。

     。3)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或者與附近醫院聯系救治患病師生。

     。4)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5)收集相關病情信息,食物及原加工材料,協助衛生部門進行事件調查、處理。

      學校處置食物中毒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立即指揮搶救工作,協助有關單位和部門的搶救,向區教育局分管部門報告。

     。1)由幼兒園安全負責人立即向衛生部門報告。

      (2)由食堂管理人員保護好現場,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設備,保護好中毒現場和食品留樣,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等衛生執法部門處理。

     。3)食堂負責人要協助衛生部門工作和取證工作,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三、紀律要求:

     。1)嚴格組織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接到通知后各司其職。

     。2)凡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向園長報告,幼兒園按安全事故報告程序向上級報告。

     。3)幼兒園的一切人員必須在領導組的統一領導下負責善后處理工作。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10

      為了有效應急處置酒店內可能發生的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確保事故處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造成的損失,切實保障顧客的生命安全,維護酒店和社會穩定,特制訂本方案。

      一、領導機構與職責:

      1、機構設置:

      1)酒店餐飲部成立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2)醫療救護組:當發生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時,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發出醫療求援,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發病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2、機構職責:

      統一指揮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處理,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控制事態發展。統一組織事故善后處理工作,落實整改措施,盡快恢復酒店正常營業

      定期組織員工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總結、研討,形成評估和反饋意見,并負責對酒店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與評價。

      二、日常工作開展:

      1、完善制度。在食品、藥品管理部門下發有關制度和工作意見的基礎上,要求對本酒店食品衛生安全制度進行全面修訂完善,并上報上級管理部門。

      2、強化督查。在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由辦公室牽頭,以各項食品衛生制度落實為重點,結合酒店其它安全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結果以通報形式反饋到酒店

      3、落實職責。酒店負責人為酒店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安全監督員為直接責任人,后廚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分別在自己的崗位職責內負責,酒店負責人考核實行酒店食品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

      4、加強教育。加強對廣大員工特別是后廚從業人員的食品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知識講座等形式,(從業人員必須取得培訓合格證和體檢合格證方可上崗)豐富衛生知識,增強衛生意識,提高自覺性和責任感。

      5、添置設備。酒店要對照配備標準,逐步完善和提高食品衛生設施的配備。

      三、事故應急處理。

      1、報告制度。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及時報告。具體為:員工發現少量(5人以下)輕度癥狀(如嘔吐、腹瀉)及時打舉報電話向酒店監督小組報告,再由監督小組逐級報告;發現較嚴重食品衛生事故(指出現嚴重食物中毒癥狀者或出現5人以上相同癥狀的群體發病情況,下同),應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由領導小組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同時立即啟動酒店食品衛生安全應急預案。在事故處理中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定時報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發生較嚴重酒店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由酒店負責人負責救援指揮。負責人應當機立斷,立即啟動酒店應急預案,按照預備方案,各就各位,組織救援行動。初步摸清癥狀,群體發病的還應徹查事故原因,排查發病人員,并建立動態性名冊,防止遺漏。

      3、醫療求援。酒店發生較嚴重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和衛生防疫部門發出醫療求援,并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發病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4、聯系顧客家人。酒店發生較嚴重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應及時與發病顧客家人取得聯系,如實說明發病情況,不盲目猜測。做好其家人思想安撫,防止過激行為發生。設立酒店應急聯絡處,及時解答其家人提出的'問題,力所能及地為其家人做好服務工作。

      5、病源保護。酒店發生較嚴重食品衛生安全事故后,應立即封存后廚菜肴樣品、可疑食品,以便及時查找致病原因。

      6、人員調度。事故應急處理人員由領導小組組長統一調度,辦公室具體安排,必要時可向衛生防疫部門抽調人員支援事故處理。明確分工,落實職責,聽從指揮,確保到位。

      7、信息公開。保障廣大顧客和其家人在事故發生和處理過程中的知情權,及時、準確做好信息公開,并如實向上級部門匯報,不瞞報、謊報。對一些謠傳也要及時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四、事故責任追究。

      1、對導致事故起因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追究。

      2、對事故瞞報、謊報和不及時上報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

      3、對事故處理中的玩忽職守、推委扯皮等影響應急方案順利實施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11

      一、成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小組成員職責:

      組長

      負責總體協調,組織、指揮、做出相應的應急工作安排。

      副組長

      協助現場整體工作安排,收集記錄相關情況,形成文字材料。

      組員

      負責現場救治,與衛生、防疫、醫療等部門聯系。

      組員

      提供一線的情況,查明事因,及時落實相關工作安排,并向師生及家長做好解釋工作。

      三、應急處理程序

      1、對中毒者采取緊急處理

     、磐V故秤弥卸臼称;

      ⑵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標本,以備檢驗;

     、墙M織好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⑷及時將病人送醫院進行治療;

     、蓪χ卸臼澄锛坝嘘P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控制措施。

      2、對中毒食品控制處理

     、疟Wo現場,封存剩余的食物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⑵為控制食品中毒事故擴散,責令商家和生產經營者回收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⑶經檢驗,屬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毀或監督銷毀。

      3、對相關用品采取相應的消毒處理。

     、欧獯姹晃廴镜氖称酚镁呒肮ぞ撸⑦M行清洗消毒。

     、茖ξ⑸锸澄镏卸荆獜氐浊逑、消毒接觸過引起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以及存儲過程中的'冰箱、設備,加工人員的手也要進行消毒處理,對餐具,用具、抹布最簡單的辦法是采取煮沸辦法,煮沸時間不應少于5分鐘,對不能進行熱力消毒的物品,可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擦拭或用化學消毒劑浸泡。

     、菍瘜W性食物中毒要用熱堿水徹底清潔接觸過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對剩余的食物徹底清理,杜絕中毒隱患。

      4、食物中毒緊急報告制度

      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和接收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應及時填寫《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登記表》并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說明發生食物中毒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以及食物中毒等有關內容。

      5、善后及責任追究

     、派坪蠊ぷ饔墒称钒踩话l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集體研究,制定處置方案。

     、曝熑巫肪繉偕霞壊块T和司法機關管轄的,學校負責落實執行;屬學校管轄的,由食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集體研究決定。

     、鞘录幚斫Y束后,立即著手清查隱患,堵塞漏洞,組織食品管理和從業人員全員培訓,并對學生進行情況通報和相關教育。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12

      一、目標任務

      從建立幼兒園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長效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入手,以量化分級管理為監督手段,以構建幼兒園食品衛生安全網絡、形成規范化有序及時高效的集體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和快速反應機制入手,以完善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絡為要求,大力普及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的不良影響,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擴散。

      二、工作機構

      成立以園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園飲食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相應的辦事機構,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并將飲食衛生安全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做到園領導班子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專題研究、布置,分管領導、衛生保健醫生及食堂專職管理人員每天驗收、督查。嚴格食品藥品準入制度,著重對食品采購、存放、加工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環節進行重點監督指導,并建立檢查、處理情況登記。

      三、緊急處理

      1、園內一旦發生中毒事故,做到在第一時間報告。同時立即將中毒師生送往醫院救治,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積極配合衛生、公安部門進行調查,按其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食物中毒事故得到控制后,園里必須將該事件的和最終處理結果、整改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2、應急處理工作流程如下:

     。ㄒ唬┦鹿拾l生

     。1)救治患者---關注病情(掌握反饋情況、隨時報告)

     。2)立即報告

      (3)控制現場(配合調查、爭取支持)

      (二)善后處理

     。ㄈ┞鋵嵳

      四、預防控制措施

      1、禁止采購、使用下列食品:①有毒、有害、腐爛變質污穢不潔、混有異物等食品;②無檢驗合格證明的肉類食品;③超過保質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標簽規定的食品;④無衛生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供應的食品;⑤用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的包裝材料包裝的力,最大限度地為政府和食品安全監督行政主管部門處置食品安全事故提供高效、快速的技術支持,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安全健康。

      2范圍

      適用于本所食品檢驗、抽樣及相關部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體系的建立、運行和具體實施。

      3職責

      3.1所長組織成立應急檢驗工作小組,負責統一領導食品安全質量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檢驗工作。

      3.2應急檢驗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食品安全質量突發事件的抽樣、檢驗工作的統一指揮、安排、協調工作,并向上級相關部門報送有關檢驗結果信息。

      3.3相關抽樣站(室)食品檢驗中心、業務辦和行政辦在應急檢驗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協調安排下,負責及時做好所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

      4應急檢驗工作控制

      4.1工作原則: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人為本、預防為先、準備充分、依法規范、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原則。

      4.2組織管理體系

      4.2.1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應急檢驗領導小組”),負責應對Ⅰ、Ⅱ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的組織、協調。“應急檢驗領導小組”組長由所長擔任,副組長由食品檢驗中心分管副所長擔任,成員由所班子其他成員、食品檢驗中心主任和副主任、業務辦主任、行政辦主任、業務監督檢查室主任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組成。組長負責統一指揮、協調食品安全應急檢驗工作,副組長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檢驗工作的組織、落實、協調和督查。領導小組成員在各自的工作職責范圍內負責做好應急檢驗工作。

      4.2.2應急檢驗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

      ●研究決定本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部署和工作意見;

      ●組織、協調、指揮所內相關部門食品安全檢驗工作準備、應急檢驗處置等工作;

      ●與上級主管部門就食品安全檢驗工作情況及檢驗結果進行及時匯報;

      ●組織對檢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離和異常進行研究和正確處置;

      ●組織對應急檢驗數據和檢驗結果的審定和判定;

      ●協調與相關部門的聯系和工作溝通。

      4.3運行機制

      4.3.1監控與預警

      本所食品檢驗中心和業務辦負責食品安全事故和可發生的食品安全風險的日常信息監控與預警信息報告工作。對所抽查或送檢食品安全指標質量狀況,適時進行分析和評價,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匯報,對發現存有嚴重不合格項且存在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隱患的食品樣品,必須首先采取應急措施,在1小時內向市質監局食品科進行匯報和預警。

      食品安全預警依據根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等因素,食品安全事件可分為四級: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對應以上四級食品質量事件發布的預警,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表示。Ⅳ級以下情形的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不列入分級。

      a)藍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一般(Ⅳ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即將臨近,事態可能會擴大。

      b)黃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較大(Ⅲ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已經臨近,事態有擴大的趨勢。

      c)橙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重大(Ⅱ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步擴大。

      d)紅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特別重大(Ⅰ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會隨時發生,事態正在不斷蔓延。

      4.3.2預警信息的收集按《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控制程序》文件規定執行。

      4.4應急檢驗處置

      4.4.1應急檢驗響應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上報并公布24小時值班電話,相關檢驗人員須保持24小時手機暢通,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成員通訊錄上報備案并保證與市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通訊暢通。聯系電話變更隨時通報。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接到抽樣檢驗通知時,必須在30分鐘內通知相關人員到達指定位置和檢驗崗位,做好相關技術準備并聽從市局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

      4.4.2應急檢驗處理

      對于不同級別的食品安全事故預警或報告,實行分級響應的原則?偟囊笫牵杭訌娭蛋,力求快速反應,準確判明預警級別,迅速啟動相應應急程序,有效組織抽樣檢驗行動。依據四級預警,相應采取四級級響應對策,即Ⅰ級預警實行Ⅰ級響應,Ⅱ級預警實行Ⅱ級響應,Ⅲ級預警實行Ⅲ級響應。

      ⑴Ⅰ級響應:應急檢驗領導小組組長、小組成員、所內各部門負責人、食品檢驗中心全體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并按職責分工認真開展工作。

     、脾蚣夗憫:應急檢驗領導小組組長、小組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食品檢驗中心全體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并按各自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洽蠹夗憫簯睓z驗領導小組有關成員,指定區域抽樣部門人員、食品檢驗中心負責人和相關檢驗人員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并按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牵á艏夗憫簯睓z驗領導小組分管成員、指定區域抽樣部門人員、食品檢驗中心負責人和相關檢驗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并按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4.4.3應急檢驗指揮與協調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按程序啟動預案后,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根據預案,統一組織、安排抽樣檢驗工作。建立以市局及相關部門、單位和相關地區協同配合的統一指揮系統,具體負責指揮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

      所內后后勤部門負責配合做好車輛調度、試劑耗材供給、水電及相應的環境設施保障工作,確保抽樣檢驗工作有序進行。

      所辦和業務辦公室要做好與市局的信息交流和匯報工作,及時在第一時間將檢驗數據結果上報市局。

      4.4.4應急檢驗保障

      ●所內各部門須加強對食品快速檢測車和相關機動車輛日常維護和保養,食品快速檢測車應做到每周例行檢查、保養一次,車載電源應每半月檢查和充電一次,確保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急車輛有效調用和使用。

      ●總工程師須加強對食品檢驗設備使用狀態的日常監管,食品檢驗中心設備管理人員須做好檢驗設備的檢查、維護保養工作,對涉及到食品衛生安指標的關鍵儀器設備要進行重點監控,一旦發現有故障,應在24小時內進行修復或調用備用設備,以確保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的需要。

      ●食品檢驗中心相關檢驗人員,應保證食品安全指標檢驗所需的試劑、耗材、標準品和藥品等消耗品的儲備量及有效性,保證應急檢驗的需要。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處置過程中,所辦公室和財務辦要為應急檢驗和抽樣工作提供必備的交通、食宿、物資、經費保障。

      4.5應急檢驗后的處置

      4.5.1檢驗結果的分析和評估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結束后,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應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檢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評估、將結果分析報告及時上報市局,以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必要時,可邀請市局分管領導和食品科參加結果的分析評估。

      4.5.2工作小結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在應急檢驗工作全部結束后應及時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分析總結,認真總結經驗,對在處置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中如有玩忽職守、貽誤時機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6應急檢驗預案演練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應適時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演練,檢驗預案的實際效果。按照預案要求,應適時組織不同類型的食品安全事故實戰演練,包括應急機制的演練、指揮協調的演練、應急抽樣的演練、應急檢驗處置過程的演練等。對每次演練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評估并認真總結,提出應急檢驗預案存在的缺陷和整改完善措施、應急檢驗設施的維護與更新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強化和提高各項應急檢驗工作的實戰能力。

      4.7責任與獎懲

      應急檢驗結束后,應及時進行總結、評比、表彰等工作。按照相關規定,對在應急檢驗工作中做出貢獻的部門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不服從指揮、延誤戰機、行動不力而影響工作應當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5相關文件

      5.1 LQTPF/E046/0 《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控制程序》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13

      一、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做好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工作的責任感,農村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是建設“平安”、“和諧”的根本要求。

      我鎮農村歷來就有每逢喬遷、祝壽、結婚、生子、喪事等紅白喜事而在家中舉辦宴席集體聚餐的習俗,但是由于農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管理不夠嚴格,存在較多食品安全隱患。各村要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從堅持以人為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出發,大力倡導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堅持婚喪嫁娶等紅白喜事從簡辦事,移風易俗,從源頭上杜絕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二、明確職責,促進農村集體聚餐安全監管工作全面開展

      (一)建立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責任制

      本通知所稱農村集體聚餐,是指農村家庭或單位因婚慶、喪事、做壽、喬遷、生子、升學、建房、開辦公司等事宜,宴請親朋好友等較多人員,在非經營性場所舉辦的'非營利性宴席。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實行部門負責、轄區落實責任制,鎮政府負責對監管工作的組織調度,研究出臺措施,明確工作責任。衛生院要加強對農村集體聚餐的監管和指導,預防食物中毒發生,各村對轄區內集體聚餐食品安全負總責,以村委會主任為第一責任人,明確相關工作人員,健全監管制度,制定配套措施,落實集體聚餐申報制度,其他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好各自職責,搞好食品市場整頓,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確保農村群眾飲食安全。對因集體聚餐監管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二)加強農村集體聚餐申報備案和管理工作

      1、建立農村集體聚餐申報備案管理制度。凡集體聚餐一次桌人以上的,各村委會要及時督促舉辦者按規定履行辦理上報報備資料,向舉辦者提供《農村家庭宴席登記表》和《舉辦農村家庭宴席衛生要求告知書》各一份,并告知舉辦者要按告知書要求內容逐條逐項落實防制污染環節,如實填報《農村家庭宴席登記表》和提供每餐供餐食譜、廚師有效健康證明材料,2、加強對農村流動廚師的管理。對農村流動廚師全面推行持證上崗制度。凡從事農村集體聚餐的流動廚師,由鎮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組織進行登記,并按照食品從業人員的管理要求,督促其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取得健康證和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凡患有可能影響食品衛生疾病的農村廚師不得上崗。流動廚師的健康體檢和培訓,由鎮衛生院負責安排。

      3、完善農村集體聚餐污染環節的控制和管理。鎮政府將組織工商所、衛生院、獸醫站等部門,每季度開展一次聯合執法檢查,各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認真進行環節檢查,把好關口,嚴禁聚餐舉辦人采購過期變質和“三無”食品,建立食品及原料檢查制度,對加工場所和用具進行清潔消毒。對超過桌的集體聚餐所用菜肴實行48小時留樣備檢。

      (三)健全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報告和應急處理制度

      一旦發生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宴席舉辦者要及時把患者送往當地醫院(衛生院)救治并立即向村委會和鎮政府報告,鎮、村將按照《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要求迅速啟動各項應急處理工作,并迅速向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報告,使事件及時得到有效控制和妥善處理。衛生院、村委會及宴席舉辦人要積極配合市食安辦、衛生等部門開展事故的調查處理和救治工作,主動提供菜肴留樣、剩余食品、原料及相關物品,確保應急處置和調查工作順利進行。

      三、積極探索,完善農村集體聚餐規范化運作模式

      鼓勵具備條件的餐飲單位或廚師成立“農村家宴服務公司”,推行市場化運作,實行微利有償服務,為農村集體聚餐提供儀仗、餐飲具、菜肴等全套服務。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1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衛生部《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衛生部教育部《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等有關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及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實際,特制訂《興化市學校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落實學校食堂“服務師生、安全第一、查防并舉、預防為主”的食品安全工作方針,提高學校師生快速處置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突發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師生人身損害,保障學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和校園安全穩定,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二、工作目標

      充分發揮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的作用,進一步完善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夯實安全監管崗位責任,落實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各項措施,實現學校食品安全“零事故”,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建立反應快速的應急、救援工作機制,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杜絕責任性事故,有效降低和及時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和影響。

      三、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各級各類學校要根據市委、市政府以及市食安委的有關要求,積極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切實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及時發現隱患,減少安全事故發生,降低損失程度。

      2.依法管理。要嚴格執行食品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對學校安全的預防、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要切實做好學校食堂、超市食品配送工作,建立健全學校食品中毒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

      3.屬地負責。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預防與控制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屬地管理。學校校長對本校食品安全工作負責,并主動接受鄉鎮的領導和監管,經常進行工作匯報,市教育局對全市境內各級各類學校食品安全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4.快速反應。教育局和各學校建立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能快速反應、及時報告、及時準確有效處置。

      四、適用范圍及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種類

      本預案適用于市教育局處置全市學校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本預案所指的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學校內部、正常工作狀態下突然發生的學校食堂食品及校園超市銷售食品引發的學校師生員工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將食品安全事故分為四級。

      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影響范圍涉及2個以上省份或國外,造成特別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或經評估認為事故危害特別嚴重的。 2.國務院認定的其他Ⅰ級食品安全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影響范圍涉及省內2個以上省轄市級行政區域的,造成或經評估認為可能造成對社會公眾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疫病的。

      2.1起食物中毒事故中食物中毒人數100人以上并出現死亡病例的。

      3.1起食物中毒事故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學校、幼兒園發生食物中毒事故,一次造成中毒人數50人以上的或出現死亡病例的。

      5.在全省性或地區性重大活動、重要會議期間發生食物中毒事故,一次造成中毒人數50人以上的或出現死亡病例的。

      6.省人民政府認定的其它Ⅱ級食品安全事故。 較大食品安全事故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影響范圍涉及本市行政區域內2個以上縣級行政區域的,已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

      2.1起食物中毒事故中食物中毒人數100人以上或出現死亡病例的。

      3.學校、幼兒園發生食物中毒事故,一次造成中毒人數30人以上50人以下,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4.在地區性重大活動、重要會議期間發生食物中毒事故,一次造成中毒人數30人以上50人以下,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5.市級人民政府認定的其它Ⅲ級食品安全事故。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事故影響范圍涉及縣級行政區域內2個以上鄉鎮,已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

      2.1起食物中毒事故中食物中毒人數30以上100人以下,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3.學校、幼兒園發生食物中毒事故,一次造成中毒人數30人以下,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4.在地區性重大活動、重要會議期間發生食物中毒事故,一次造成危害人數30人以下,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5.縣級人民政府認定的其它Ⅳ級食品安全事故。

      上述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五、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置程序

      及時、準確地報送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對妥善處置突發事件、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保持全市學校穩定、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準確、規范地報送相關信息。

      報送程序及處理要求

      1.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報送分重大事故及以上緊急信息和一般信息。

      重大事故及以上緊急信息報送程序為初報、續報、反饋三個環節,學校一旦發生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緊急情況,必須堅持“先救人,后查因,再追責”的原則,在第一時間撥打“120”、“110”電話請求援助,在1小時內將掌握的情況向市教育局報告,特別重大緊急信息須在半小時內報告。如果情況復雜,一時搞不清楚,可以“先報事后報情”,隨后根據事故調查工作的進展情況,隨時報送有關信息。在初報的基礎上,要及時、準確、全面地續報重大事故及以上緊急事件的調查情況和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特別重大的,應根據需要一日一報或一日數報。重大緊急信息報送可在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報告基本情況后,再書面報告,但在任何情況下電話報告均不能代替書面報告。

      市教育局在接到重大事故及以上緊急信息后,要立即向帶班領導、分管領導、主要領導匯報,并通知局辦公室,局辦公室根據收到的信息按時按規定程序上報。重大緊急情況處置后,要進行跟蹤調查,及時反饋上級處置意見的落實情況和干部群眾的反映。

      一般信息報送程序分為初報、續報、反饋三個環節。學校要在第一時間把信息報市教育局,最遲不得晚于事發后2小時。

      市教育局在接到信息報告后要立即向帶班領導和分管領導匯報,帶班領導、分管領導商量后進行處置,并向主要領導通報信息。

      學校在向市局報告的同時,應同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并根據事故危害程度向公安、衛生、食藥監等機構報告請求援助。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學校不得遲報、瞞報、漏報信息。

      2.突發食品安全事故處置要求。學校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要以“先控制,后處理,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為基本原則,迅速果斷處置。重大事故要立即啟動本校預先制定的應急處置預案,并按下列程序進行處理。

      發現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后立即按規定程序報告事故信息。

      撥打“120”、“110”電話請求援助。 立即停止學校食堂食物及校園超市銷售食品的經營活動,由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對現有可疑中毒食物、食品及原料、餐用工具、設施設備和現場采取封存控制措施。

      配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疾控中心的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包括中毒者的排泄物。

      立即組織由專人負責的救護隊伍,協助醫務人員做好救護工作。

      注意穩定師生情緒,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如有家長來校探視,應由學校領導及班主任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要注意維護學校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秩序,組織教師做好食物中毒人員的思想工作。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要先查驗記者證,由學校確定的專門發言人向媒體發布信息,并及時向市委宣傳部和教育局通報情況。

      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報送內容

      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事故經過、中毒人數;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已采取的措施、需有關部門協助解決的問題;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報告人及聯系電話等。

      學校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置實行校長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

      學校要嚴格執行信息報送的三個環節,并建立健全各環節報送的檔案資料。對緩報、瞞報、謊報事故信息和處置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將按有關規定予以黨紀、政紀處分,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六、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教育系統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統一決策、組織、指揮教育系統內學校突發各類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行動,下達應急處置工作任務。重大問題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組長負責應急處置全盤工作,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決定重大事項及應急預案的啟動、實施;副組長按照分工具體負責救助救援應急的指揮、協調、工作部署、任務下達、檢查監督、考核、指導;各成員之間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做好各項具體工作的落實和承擔領導小組決定交派的其他工作任務。

      全市學校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相關工作組及職責

      1.綜合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處理領導小組日常事務,監督檢查預案的貫徹落實情況;負責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綜合協調與聯絡工作;負責收集、傳遞、綜合信息,收集各工作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和上級有關部門上報信息,匯報學校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救助救援處置工作的進展情況。聯系市委宣傳部統一向社會發布信息。

      2.現場處置指導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在學校突發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負責指導學校協助衛生部門開展中毒人員救治、危重病員轉移搶救,督查學校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對現有可疑中毒食物、食品及原料、餐用工具、設施設備和現場采取封存控制措施。根據領導小組的安排,隨時掌握傳遞最新處置動態,收集、匯總、反饋各種信息;指導學校組織維持事故現場秩序,組織穩定事故現場事態,組織救助救援現場疾患人員等。

      3.穩定安撫指導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指導學校做好師生及家長的思想穩定工作及善后處理事宜,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安撫事故疾患人員家屬情緒,接待聽取事故疾患人員家屬意見,指導學校制定善后解決辦法等。

      4.后勤保障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籌措調配緊急救助救援物資和資金,為各工作組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5.事故調查組

      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查明事故原因、經過,查清事故責任及責任人,落實事故責任追究制,提出對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員處理意見等。

      七、事故救助救援應急行動

      學校的應急行動

      1.學校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校長應及時向所在鄉黨委政府、市教育局報告,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按職責分工,迅速開展工作,及時處置好所發生的中毒事故,最大限度的減輕疾患人員的痛苦,確保疾患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事故發生后學校必須將事故情況在1小時內,特別重大緊急信息須在30分鐘內電話報告市教育局,2小時內將中毒事故詳細情況書面上報市教育局。

      3.迅速按照預案搶救中毒師生,撥打“120、110”急救電話請求援助,轉治危重疾患病員,穩定事故現場事態,妥善安排好其他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序做好食品、飲用水等救助救援物質的籌集和發放等工作。

      市教育局的應急行動

      1.市教育局在接到學校事故報告后,值班人員要立即報告帶班領導、分管領導及主要領導,領導小組視具體情況,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并抄報有關部門,立即組織實施事故救助救援工作或啟動應急處置預案。

      2.迅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通報事故基本情況,研究部署救助工作。

      3.迅速組織各工作組趕赴事故學校,對事故原因、損害程度進行初步核查,慰問事故疾患師生,了解病員身體不適反應癥狀,及時解決好疾患病員的醫療、生活等問題。

      八、事故救助救援應急工作紀律

      事故救助應急處置工作堅持集中領導,統一指揮,各組工作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領導小組的應急處置指揮命令,聽從指揮,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諉。

      事故發生后,各工作組要按領導小組的指令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不得延誤時機,確保救助救援應急處置工作有序進行。

      單位值班人員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事故救助救援工作人員必須24小時開機,確保信息暢通。

      事故善后處理、原因調查、責任追究結束前,單位主要領導必須堅守工作崗位,確需外出的必須履行請假手續,并安排好本單位工作。事故救助救援工作人員原則上不得請假,特殊情況需請假的必須經主要領導審批。

      九、責任追究

      為強化學校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進一步落實學校校長及相關人員的食品安全崗位監管職責,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學校按衛生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的通知》,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15

      為了保障學校各項安全工作順利開展,建立健全應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和運行機制,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上級工作要求,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學校教育“健康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指導思想,各個部門按照本預案規定,落實各自的職責。堅持群防群控,加強日常監測,及時分析、評估和預警。對可能引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實行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嚴格控制事故發展,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二、應急處理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ㄒ唬⿲W校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全面負責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

      副組長:

      對學校食品安全工作進行檢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提出整改建議。

      成員:

      協助組長、副組長抓好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加強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組長、副組長,并提出整改建議。

     。ǘ⿲W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小組

      1、現場指揮組:

      負責人:

      主要職責:負責安全事故現場的指揮及人員調度。并向衛生、食品與藥品監督、等上級部門報告有關情況。

      2、通訊聯絡組:

      負責人:

      主要職責:一旦發生事故,負責與疏散、救護、處理等各組聯絡,控制校園廣播,調動有關人員到指定地點;第一時間與發病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如實說明發病情況,做好學生家長思想安撫,防止過激行為發生。設立家校聯絡處,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力所能及地為家長做好服務工作。

      3、疏散領導組:

      負責人:

      主要職責:當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立即到自己崗位,組織指揮師生有序地進行救援工作。

      三、發生食物安全事故采取的措施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與附近醫院聯系,及時將中毒者送醫院進行治療。

      3、相關人員立即向校領導報告,學校確認后立即向轄區衛生院或疾控中心報告,同時向食藥監局和報告。報告內容:發生中毒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癥狀、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若懷疑投毒則向公安報告。

      4、保護現場、保留樣品。對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控制措施。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沖洗,病人的排泄物(嘔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衛生部門采樣檢驗,為確定食物中毒原因提供可靠的'情況。

      5、如實反映情況。學校負責人及與本次中毒有關人員要如實反映本次中毒情況。將病人所吃的食物,進餐總人數,同時進餐而未發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點,可疑食物的來源、質量、存放條件、加工烹調的方法和加熱的溫度、時間等情況如實向有關部門反映。

      6、相關部門現場調查結束后要對中毒場所進行相應的消毒處理

      (1)對被污染的食品及用具進行清洗消毒;

     。2)對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要徹底清潔、消毒接觸過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貯存食品的冰箱、設備,加工人員的手也要進行消毒處理。

      四、防范措施

      1、廣泛開展食品衛生知識宣傳

      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廣播、黑板報、主題班會、宣傳畫和實物標本等各種形式,宣傳普及有關的食品衛生知識,提高廣大師生的食品衛生知識水平。

      2、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1)嚴把食品原料進貨關。學校采購人員要嚴格把關,定點采購,確保所采購的原料符合有關的規定,從源頭上把好食品衛生關。

     。2)嚴把食堂倉庫關。學校食堂倉庫的鑰匙由專人保管,責任落實到人,庫房門口有明顯標記,規定非食堂工作人員不得進入食堂庫房。定期對庫房里的原料進行檢查,發現變質原料,及時處理,堅決杜絕變質的原料流入餐桌。

     。3)嚴把餐具消毒關。學校食堂對餐具按規定進行嚴格消毒,確保餐具清潔衛生,防止出現因交叉感染而引發的食物中毒事故。

      (4)食堂人員要重視個人衛生,定期按規定進行身體檢查,發現有不適宜從事食堂工作的疾病或帶病者及時調換工作。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08-01

    食品安全的應急預案06-20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07-08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集合)12-07

    食品安全配送應急預案11-18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合集]07-21

    (推薦)食品安全應急預案07-09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熱門】06-26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精】06-24

    食品安全的應急預案[熱門]09-0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欧美校园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田咏美 |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 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美利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