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

    時間:2024-10-22 21:40:13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精選6篇)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是維護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們做事的底線要求。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精選6篇)

      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 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規范和促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為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和和諧社區建設,健全和完善社區保障體系,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社區志愿服務是指在街道工委、辦事處、共青團委的倡導和扶持下,從社區成員多種需求出發,組建以社區居民為主體的組織網絡,開展各種無償公益服務,協助解決社區問題,倡導社區居民互助,共同推動社區建設的公益服務活動。

      社區志愿服務的主體是社區志愿者組織。

      第三條、社區志愿者是在本社區志愿者組織登記并獲得其同意,自愿為他人和社會提供無償服務的人員。

      第二章:機構和職責

      第四條、志愿服務組織機構由社區志愿者服務領導小組和社區志愿者服務隊組成。

      第五條、志愿者組織機構的職責:在街道工委和共青團委的領導下,招募、培訓、管理志愿者,確立服務項目,落實服務活動,為社會公益工作和社會保障工作等提供服務。

      第六條、一個規范化的社區志愿服務隊必須具備“八個有”:有統一的標識〈統一懸掛“xx社區志愿服務隊”標牌〉;有必要辦公場地和辦公設備;有一支相對穩定的志愿者隊伍;有志愿者和服務對象的檔案;有相對固定的服務項目;有一個相當穩定的服務基地;有完整的活動計劃;有規范的規章:管理制度。

      第三章:志愿者的注冊與管理、權利與義務

      第七條、志愿者的管理推行注冊志愿者制度。志愿者組織長期接納志愿者的報名申請。

      第八條、注冊志愿者的基本條、件:凡18周歲以上的個人,志愿從事志愿服務工作,并具有相應的服務技能,承認志愿者協會章程,履行入會登記手續,接受入會輔導,均可到社區志愿者組織申請。

      第九條、注冊志愿者的申請程序:憑本人有效證件到社區志愿者組織填寫注冊登記表,社區志愿者組織按照志愿者的`基本條、件對申請人情況進行審核,對審核合格的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檔案。

      第十條、志愿者和志愿者組織享有以下權利:

      (一)志愿者接受志愿者組織的培訓。培訓分為:志愿者基本知識培訓、服務技能培訓;

      (二)志愿者在志愿服務活動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可以請求志愿者組織的幫助解決;

      (三)志愿者組織根據志愿者所從事志愿活動的需要,可要求相關部門為參加志愿服務的志愿者提供相應的人身保險;

      (四)志愿者享有監督、建議、批評、出入組織自由的權利。

      第十一條、志愿者和志愿者組織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開展志愿服務;

      (二)遵守志愿者協會的章程;

      (三)完成志愿者組織安排的服務工作等;

      (四)維護志愿者和志愿者組織的聲譽和形象,保證服務質量;

      (五)開展志愿服務時應當佩戴統一的標志。

      第四章:服務范圍和重點對象

      第十二條、社區志愿服務范圍包括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社區文化、社區教育、社區幫困、社區治安以及大型社會活動的服務工作等公益事業。這些服務以志愿者及其組織的行為能力為限。

      第十三條、社區志愿服務的重點對象是殘疾人、老年人、優撫對象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難需要救助的社會成員。志愿者組織根據服務對象的申請或者實際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志愿者、志愿者組織與服務對象之間是自愿、平等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第五章:保障與獎勵

      第十四條、社區要確保有專門的志愿服務工作場所、配備必要的辦公設施。

      第十五條、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的經費可接受社會捐贈和資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經費的籌集、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

      第十六條、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團支部書記分管志愿者服務工作。

      第十七條、各級黨、團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在社區志愿服務中發揮主體作用。

      第十八條、社區黨員志愿者組織、婦女志愿者組織、社區老年人協會、關心下一代協會、科協等統一納入社區志愿者服務管理體系,接受社區志愿者組織的協調管理。

      第十九條、建立志愿服務時間累計和績效評價制度。志愿服務的時間累計數和績效評價結果作為考核、表彰志愿者的重要依據。注冊志愿者每年至少要參加5小時的志愿服務。

      志愿者考核評估推行星級制,共分五級。服務時數累計達100小時者為一星級志愿者,累計達200小時者為二星級志愿者,以此類推,累計達500小時者為五星級志愿者。

      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 2

      為倡導“奉獻、關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切實加強對社區弱勢群體(孤、老、殘、弱)的幫扶救助,建立和完善社區保障體系,推動社區志愿服務健康發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志愿者活動應遵循自愿、平等的.服務原則,互相尊重,友好相待。

      二、志愿者應遵守志愿者協會的章程,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開展志愿服務。

      三、了解社區孤、老、殘、弱的困難情況,針對其自身實際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四、積極開展“一助一”志愿服務活動,努力形成長效幫扶機制。

      五、社區志愿者服務站每年年初應制定對社區孤、老、殘、弱的居民志愿服務,年底應相應寫好工作總結。

      六、社區對孤、老、殘、弱的志愿活動每月應不少于1次。

      七、志愿者每次活動前都應告知社區志愿者服務站,開展志愿服務時,應佩戴統一的標志。

      八、每次活動結束,志愿者服務人員都應及時填寫相關的記錄,并將服務情況詳細反饋給社區志愿者服務站,以規范管理。

      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 3

      一、在區科協和社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科普志愿者服務工作。

      二、科普志愿服務是不為物質報酬,出于良知、信念、責任,自愿為社會和他人提供科普服務和幫助的'活動。

      三、社區科普志愿者組織是由有一技之長或自愿為社區科普發展、建設提供服務的社會單位和社區居民組成,按自愿原則進行注冊登記。

      四、社區科普志愿者服務提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工作理念,自覺參與社區各種科普宣傳教育和服務活動,積極配合社區開展科普型社區的各項創建工作,努力營造一個“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氛圍。

      五、遵循志愿服務的原則,服務熱情周到,不收受任何報酬、禮品等。

      六、每月召開一次例會,研究討論工作,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并改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七、科普志愿者每年參加志愿服務不少于40個小時,并認真做好服務活動的登記和檔案資料的整理。

      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 4

      第一條社區志愿者積分獎勵是志愿者激勵制度的內容之一,是志愿者最直接的獎勵內容,凡在海林市志愿服務指導中心備案并在海林志愿服務平臺發布的志愿服務活動都能獲得相應的積分。

      第二條海林志愿服務平臺是儲存志愿者身份信息、志愿服務備案記錄和積分查詢的`平臺。

      第三條志愿者積分等同于時間符號(小時等于積分),通過數據的方式儲存在海林志愿服務平臺。

      第四條志愿者需登錄海林志愿服務平臺,注冊個人志愿服務賬號,加入某個志愿服務團隊。賬號可儲存志愿者身份信息、志愿服務備案記錄和積分查詢等。

      第五條志愿者積分可用于兌換相應獎勵,每次須按照積分兌換規則進行兌換。

      第六條志愿者積分來源主要有兩種途徑,志愿服務時長和推薦志愿者注冊的積分。

      第七條志愿服務時長以小時為單位計,每次志愿活動最長為小時,活動時長可累加。

      第八條每次志愿服務活動都要由活動發布者進行評價,如某志愿者在當次志愿服務過程當中未按要求行動或導致投訴,此次活動時長為零。

      第九條推薦他人注冊志愿者也可獲得積分,每成功推薦一位志愿者注冊積分為分。

      第十條積分每季度兌換一次,兌換后積分相應扣減,服務時長保留。同一志愿者,每季度只能兌換一次。

      第十一條志愿服務禮遇與積分兌換任選其一,不能同時享受。

      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 5

      第一條志愿服務組織機構由社區志愿者服務領導小組和社區志愿者服務隊組成。

      第二條志愿者組織機構的職責:在上級黨組織和共青團的領導下,招募、培訓、管理志愿者,確立服務項目,落實服務活動,為社會公益工作和社會保障工作等提供服務。

      第三條社區志愿服務范圍包括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社區文化、社區教育、社區幫困、社區治安以及大型社會活動的服務工作等公益事業。這些服務以志愿者及其組織的行為能力為限。

      第四條社區志愿服務的重點對象是殘疾人、老年人、優撫對象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難需要救助的社會成員。志愿者組織根據服務對象的申請或者實際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志愿者、志愿者組織與服務對象之間是自愿、平等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第五條社區黨員志愿者組織、婦女志愿者組織、社區老年人協會、關心下一代協會、老年科協等統一納入社區志愿者服務管理體系,接受社區志愿者組織的協調管理。

      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 6

      為激勵廣大志愿者積極追求進步,努力奉獻群眾,加強志愿者組織的自身建設,充分調動志愿者志愿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志愿者組織和個人之間的學習、交流、協作與競爭。并及時表彰在志愿服務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優秀志愿者,特制定志愿者星級認定制度。具體規定如下:

      一、評選條件:

      1、遵紀守法,堅持以服務人民為榮,熱愛志愿者服務工作,樂于助人,甘于奉獻;

      2、積極弘揚和實踐“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誠信服務,優質服務;

      3、品行端正,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奉獻精神,勇于吃苦,作風正派,有良好的品德修養;

      4、積極參加志愿者協會組織開展的活動,每年參加活 3次以上;

      5、凡本協會注冊志愿者,除自動放棄的,均可參評,評選范圍為年度志愿服務工作。

      二、評選方法:

      社區志愿者協會每年將對優秀注冊志愿者進行一次星級認證;星級認證將結合志愿者服務的登記情況以及參加服務的表現、所取得的成效等進行。每位注冊志愿者只有在注冊后參加志愿服務時間累計達到規定時數后,方有機會參加星級志愿者的.評定。按照《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第十五條星級認證制度規定,志愿者的服務累計時數,具體為: 一星級:服務時數在 100 小時以上; 二星級:服務時數在 300 小時以上; 三星級:服務時數在 600 小時以上; 四星級:服務時數在 1000 小時以上; 五星級:服務時數在 1500 小時以上。

      xx片區志愿者協會在對志愿者進行星級認定后,將發放其相應的星級志愿者證書以及獎品。

      三、評審程序:

      1、“星級志愿者評定”每年度開展一次,堅持自愿、公平、公正、公開、精簡高效的原則,采取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2、星級志愿者評定程序:自愿申報--評審小組審核--公示--認定并頒發證書;

      3、參評個人于下年度元月 10 日前將“優秀星級志愿者申報表”報送至協調指導科辦公室,評選結果于元月 30 日前公示;

      4、星級志愿者評定可越級評定,當年累積時間達到相應級別星級則按最高級別進行評定,頒證時只頒評定級別的證書。

      四、獎勵辦法:

      堅持精神鼓勵為主的原則,分別授予相應的榮譽稱號。希望各位志愿者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秉承志愿服務精神,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五、服務時數計算方法:

      1. 參加講座服務以講座時間計算,一般以小時為單位。

      2. 各理事單位、各分會外出服務以組織者所做記錄為準。

      3. 提出活動方案者或組織者可根據協會評定結果,適當加上小時數。

      4. 擔任協會部門職務的志愿者可視工作情況折合成一定的服務時數。

      5.受縣級通報表彰,一次加 20 小時。受市級單位表彰,一次加 40 小時;受省級單位表彰,一次加 80 小時;受國家級表彰,一次加 160 小時。

    【社區志愿者工作制度】相關文章:

    社區工作制度03-28

    社區工作制度(精選20篇)07-18

    社區居委會工作制度01-23

    社區食品安全工作制度10-27

    社區志愿者活動總結11-06

    社區志愿者的活動總結03-21

    社區志愿者培訓總結02-23

    社區志愿者事跡大全06-21

    社區志愿者的活動總結11-13

    社區志愿者服務心得06-09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观看激情不卡网站 |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网 |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