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校教學工作管理制度

    時間:2023-02-16 17:13:51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學校教學工作管理制度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制度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制度是國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體化,是人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那么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學校教學工作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學校教學工作管理制度

      一、德育教學目標管理制度

      1、工作目標

      通過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辨別是非能力;具有獻身祖國、獻身事業的思想準備;自覺遵紀守法的習慣和文明禮讓的精神風貌。

      2、實施要點

      (1)加強黨支部對德育工作的領導。少先隊根據少年兒童特點,積極開展各種生動活潑、健康有益以及弘揚朱子文化,推進國學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行為規范。

      (2)重視班主任工作,加強班級日常管理,進行年級系列化教育,有效開展“誠信學生”創“文明班級”的教育活動。

      (3)德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學科教學之中是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起著導向、推動和保證作用。因此,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其他學科要根據自身特點有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切實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領導,建設了一支高素質的德育隊伍,保證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實,教師不得任意占用德育課、班會課、隊會課程。

      (4)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5)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制定校訓,懸掛名人畫像、名言條幅,設置板報、櫥窗、園地等,不斷優化育人環境。

      (6)開展社區教育,形成社會、家庭、學校三結合教育網絡。開展警校共建活動,對學生進行吃苦耐勞、遵紀守法的教育。

      二、學校教學質量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保證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2、教學質量的主要任務

      根據一定的質量標準組織全部教學活動,全面而有效地控制對教學質量可能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和事環節,使之處于最佳狀態,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3、教學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

      (1)指導教師的教學。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應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教學技藝。學校領導及教研組應指導教師不斷地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之能進行創造性的勞動。

      (2)指導學生學習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的知識基礎、身體素質和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等都是決定教學質量高低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學校領導及教研組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3)組織教師鉆研教材、教法。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材料,教材的質量及教學的方法對教學質量影響很大。目前,小學使用的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學校領導和教研組要善于組織教師深入鉆研教材,不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

      (4)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

      教學秩序的好壞,是能否順利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學秩序是以學校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日常工作安排的合理化,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嚴明的組織紀律為基礎的;學校領導和教研組必須全面抓好這些工作,并隨時注意和制止一切打亂正常教學秩序的思想和行為,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以利教學工作循著正確軌道有序地運轉。

      (5)創設良好的教學條件和充實必要的教學設備,學校領導和管理人員應千方百計地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

      4、影響教學質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取決于學校領導教研組的水平和修養、指揮能力和領導藝術。因此,提高學校領導和教研組自身的水平和修養,是教學質量管理不可缺少的內容。每學期各科教研組長要對教學質量進行分析,教務處作全面的分析。

      三、教研組長工作職責

      1、按教導處的教學工作計劃,期初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期末做好工作小結。

      2、組織全組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組織本組教師制訂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檢查落實教學計劃正確實施。

      3、負責全組教師教學、教研、教改業務學習活動,確定研究課題,寫教學反思和教學論文活動。

      4、開展本組的開課、評課、評卷、質量分析工作,協助教導處做好教學常規檢查工作,對存在問題要認真分析,積極加以解決。

      四、年段長工作職責

      1、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本年段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的聘任工作。

      2、負責抓好年段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以及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3、擬訂年段工作計劃、定期召開班主任、科任教師及學生代表會議,掌握班級先進管理經驗。了解班級工作存在問題并予以解決。

      4、協助學校做好本年段教師“學期考評”工作,負責收集整理各類資料,并及時上交學校。

      5、督促本年段教師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了解家長、學生對學科教學的反饋和要求。協調年段教師間的關系。

      6、經常深入年段教學與教師共同研究、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導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善于總結推廣經驗。

      五、班主任工作職責

      1、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遵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培養良好班風。

      2、對學生負責、有愛心、有耐心,并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成為學生的表率,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

      3、協調本班任課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保證班級正常的教學和活動秩序,組織帶領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鍛煉,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4、協助上好家教課,做好家校聯系工作,及時了解學生校內外表現情況,尤其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5、認真上好班隊課,并做好記錄。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6、組織學生做好教室、走廊和包干區衛生工作。

      7、做好學生的入學、鞏固學額、評選先進等工作。學期初制訂好班級工作計劃,期末寫好學生素質發展報告冊,撰寫班主任工作總結。

      8、做好班干的配備及選舉工作,組織領導班委會工作,注意培養班干,關心指導少先隊開展工作。

      9、認真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并及時上交有關材料。

      六、教學常規工作檢查制度

      1、次數要求:

      每學期于學期初、期中、期末對教師計劃、備課、業務學習筆記,學生作業、《素質發展手冊》及相關材料等普查2次;中心小學對所轄小學進行教學分析、聽課記錄、業務學習、常規檢查記錄、教師評價材料等普查一次,對各校教師計劃、備課、業務學習筆記,學生作業、《素質發展手冊》及相關材料抽查1次,教師不得任意占用德育課、班會課、隊會課程。

      2、職責要求。

      主管業務副校長要全過程親自參與檢查,切實掌握教學工作的全面情況;校長要做好抽查工作,并聽取分管業務校長每次檢查后的全面匯報,從宏觀上把握整體情況。

      3、過程要求。

      (1)有記錄:除記錄數量、格式外,重點記錄優缺點,要有具體的典型例證。

      (2)有評價:每次檢查都要有等級評定,作為教師、學校工作質量形成性評價素材。期末對學校、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學年末進行終結性評價。

      (3)有總結:每次檢查結束或組織活動后,要進行整體情況總結分析,形成書面材料,并向教師通報、反饋、整改。

      七、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和有關要求

      (一)聽課制度

      1、行政領導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

      2、行政領導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層次教師的課要全面聽,力求每學年對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對青年教師、骨干教師、教學能力偏弱教師進行重點聽課、跟蹤聽課,教師對本學科的課程要重點聽,體現一定的計劃性、針對性。

      3、認真做好聽課記錄。

      (1)項目填寫齊全。包括:學校、班級、科目、授課教師姓名、聽課時間、節次、課題,并標明聽課節數。

      (2)記錄簡明扼要,突出重點。簡記主要教學環節、任務,重點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情況。

      (3)旁評和總評是聽課人縝密思考的結果、智慧的結晶,是聽課記錄的核心內容。聽課時要隨時記錄下對所發現的閃光之處或問題的思考,做好旁評;要對整個課堂教學進行綜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點,分條列項寫清優點、缺點及改進意見,并做好等級評定。

      4、課后要與授課教師及時交換意見,切實發揮聽課對改進教學、指導培養教師的作用。

      5、每學期對聽課情況進行檢查評價。

      (二)專題講座制度

      1、校長:要從宏觀上、結合當前教改的大背景和本校教學現狀,每學期親自為教師做教學形勢報告分析1次,闡述自己的教學理念,指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明教改方向。

      2、分管教學副校長或教務主任: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緊密結合本校教師的教學狀況、學生的學習狀況,要從優點(成績)、問題、下一階段主要目標任務及改進措施等幾方面來安排結構,每學期2次。

      3、參加外出培訓的教師要開展校本培訓,為本校教師開講座。

      專題講座和教學分析都要形成書面材料,并面向全體行政或教師進行宣講,其中專題講座材料要打印下發到各校或教研組,并進行歸檔整理。

      (三)行政、教師業務學習制度

      1、集體學習。

      (1)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教師每周三下午1次。

      (2)要注重學習的計劃性、系統性。每學期都要擬定學習內容安排表,包括時間、內容、主題、主講人等。

      (3)集體學習要有問題意識且貫穿始終,要為更多的教師提供多種機會參與研討、交流,發表不同見解。要讓青年骨干教師多承擔學習任務。

      (4)有原始學習材料或講稿,有主要學習內容解說及研討記錄,其中研討記錄要成為學習記錄的重要組成部分。

      2、自學要求。

      (1)每學期摘記筆記不少于3000字,撰寫隨筆或心得體會不少于2000字。

      (2)學習內容體現一定的價值性、前瞻性,與自己的教學相適合。提倡每學年讀一本專著。

      (3)摘記要有所取舍,只摘記文章的重要觀點,精華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記后的思考,寫下所感所悟。

      (4)每次摘記要注明出處(報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記日期。

      (四)行政參與教科研制度

      1、課題:每位校級領導參與指導一個本校確定研究課題,參與研究活動每學期2次以上,提出指導性意見或建議。

      2、教研:校級領導必須參加教研組長會并深入教研組,校長每學期2次以上,副校長每學期4次以上,參與研討、進行輔導講座活動等(教研活動記錄中要有詳細記錄)。

      (五)行政指導青年教師制度

      1、堅持重點培養,塑造名師。省市學科帶頭人、小學中學高級老師、特級教師、省市優秀教師及每位行政確定自己的培養對象,至少帶1名教師。

      2、對有培養前途的青年、骨干教師進行量體裁衣、因材幫教、精雕細琢。有計劃的、有針對性的對他們擅長學科進行重點聽課、跟蹤聽課,其中校長不少于5節,其他行政不少于10節。

      (六)教師及學校工作質量評價要求

      1、開展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質量評價工作。

      (1)制定以師德、能力、效能為重點的《任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質量評價方案》。直接對教師工作質量進行評價。

      (2)每次常規檢查記錄(含等級評定)作為形成性評價材料。

      (3)每學期末進行階段性總結評價。每學年末進行終結性評價,并寫出評語鑒定。

    【小學學校教學工作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小學學校管理制度06-23

    小學學校公物管理制度10-20

    小學學校校園管理制度06-15

    小學學校宿舍管理制度05-04

    小學學校學生管理制度07-04

    小學學校安全管理制度06-23

    小學學校網絡管理制度10-22

    小學學校管理制度優秀04-14

    小學校舍管理制度02-02

    小學校園管理制度11-2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乱滛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第一区在线 | 亚洲中文国语AV | 久久亚洲成a人片 | 偷拍被发现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