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就業援助月系列活動總結
就業援助月系列活動的舉行是為了不斷,真正做到解決就業問題。強化就業援助政策。就業援助月系列活動總結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1】就業援助月系列活動總結
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得到市殘疾人聯合會的業務指導,在市殘聯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密切配合下,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取得的成效
走訪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家庭戶數19戶,登記失業的殘疾人員人數16人,組織殘疾人參加專場招聘會一場,實名制納入年度培訓計劃31人,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7人,其中社會用人單位按比例吸納就業3人,幫助5名殘疾人享受專項扶持政策。
二、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殘疾人就業是民生之本,更是殘疾人生活、生存之本。促進殘疾人就業,不僅是改善和提高殘疾人的生活水平,也是為殘疾人提供平等參與社會、共享文明的.重要平臺,是增強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有效形式,更是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具體體現。做好殘疾人就業工作意義重大,為此,區殘聯組成了以辦公室主任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落實了工作人員,為救援月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2、加大宣傳。通過網絡發帖、發放宣傳單頁等形式進行宣傳,使廣大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殘疾人積極參與到此次活動中來。
3、加強工作協調。區殘聯積極與市殘聯、市人社局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了共識,工作協調一致。
4、注重服務。為了讓部分殘疾人實現就業,區殘聯還采取了定點聯系用人單位的辦法,實行“一對一”“面對面”的幫扶,服務到人頭,服務到家,讓殘疾人切實感受到殘聯組織送去的溫暖。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殘疾人的就業崗位需求量還不夠廣泛。
2、殘疾人有自我認識不到位,自認為能力強,因此,需求就業崗位要好,待遇報酬要高。
3、少數用人單位不愿意接納殘疾人就業,害怕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對殘疾人就業條列的宣傳,讓全社會都關心幫助扶持殘疾人,為殘疾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2、加大對殘疾人的就業培訓力度,讓更多的殘疾人掌握一門就業技能,為以后的就業打下基礎。做到結合我區用工用人的實際狀況,搞好調查研究,了解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力求為殘疾人提供適合自身特點及市場需求的技能培訓。
3、加大對殘疾人的自身教育,幫助殘疾人要增強“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對待社會,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融入到社會生活中,勇做生活的強者。
【2】就業援助月系列活動總結
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號)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的通知(鄂人社函[20xx]687號)文件精神,湖北省于1月5日組織開展了以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就業為重點,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主題的20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活動期間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統一運作,與殘聯等部門積極配合,通過強化就業援助政策、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開展了一系列就業援助活動,成效明顯。
一、就業援助月活動情況
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全省走訪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27342戶,登記認定的未就業困難人員32995人,其中女性就業困難人員18552人;組織專場招聘會349次,幫助21095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其中女性就業困難人員10937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34163人;認定零就業家庭522戶,幫助501戶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幫助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597人。對于在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仍沒有就業的困難人員,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對其進行登記造冊,并作為今后就業援助工作的重點幫扶對象。
二、主要做法
(一)以就業援助工作精細化、長效化為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湖北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進行匯報,得到當地黨委、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協調有關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共同研究制定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完善就業援助工作機制,并全面組織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機構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鄂州市成立以市委常委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召集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成立專班,布置安排各項工作;武漢市、荊州市等地人社部門聯合市殘聯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明確活動主題、援助對象、工作目標和措施要求,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形成上下聯動、分工明確、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宜昌市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工作部署,將就業援助月活動作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重點,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內容。
(二)以援助月活動為契機,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就業氛圍湖北省各地為組織動員用人單位和就業困難人員積極參與就業援助月活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進行就業援助專題報導,并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平臺優勢,貼近群眾,廣泛宣傳就業扶持政策和就業援助活動,使援助活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宜昌市、鄂州市將招聘活動時間、活動主題、舉辦單位、用人單位提供崗位個數、主要工種、聯系方式等信息在當地主要報刊和電視臺公開發布;荊州市在當地電視臺成立專題欄目,解讀就業政策,現場答疑支招;恩施州依托建立的三級聯動網絡,通過各村勞動保障信息員,將收集到的崗位信息發放到廣大農戶手中;咸寧市組織各級職業介紹機構和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上門服務,進行職業指導和政策宣傳,并在街道和社區張貼招聘崗位和培訓信息;通過上述舉措,使就業援助對像及時了解和掌握就業扶持政策和用工招聘信息,幫助其選崗應聘,促進就業。
(三)以入戶調查為基礎,摸清基本情況,實行動態管理援助月活動期間,各地緊密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通過開展入戶調查,摸清各類勞動者底數和就業動態,不斷更新基礎電子臺帳數據;并在日常建立的就業信息庫中重點對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全面調查摸底,掌握每一個就業困難人員基本情況和就業需求。武漢、宜昌、黃石、襄陽、孝感、潛江等地對基礎臺帳實行分類管理,各類數據一目了然,做到就業困難人員底數清、家庭狀況清、下崗失業原因清、技能特長清、培訓愿望向清、擇業意向清等六清, 并隨時掌握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失業變動情況和扶持政策落實情況,及時更新數據,實行動態管理。
(四)以四送活動為主題,多措并舉,大力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各地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活動主題,通過收集一批適合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崗位信息;向街道社區下達收集公益性崗位目標任務;依托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深入鄉鎮、街道、社區,對援助對象提供職業咨詢和創業指導;積極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對特別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失業人員提供崗位適配服務,推薦就業等方式,人本服務,使得大批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得到了有效安置,真正做到了出現一人,認定一人,扶助一人,穩定一人。 宜昌市、十堰市通過公益性崗位,對多次幫扶后仍未實現就業的困難人員實行托底安置;荊州市針對援助對象不同需求和特點,進家入戶上門送崗位、送政策;黃岡市以落實各項扶持政策為手段,穩定困難人員就業。
(五)以針對性幫扶為推手,重點扶持,努力完善就業援助保障機制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設立專門就業服務窗口,公布咨詢電話號碼,指定專人,突出重點,分類幫扶,對就業援助對象有針對性的開展個性化就業服務。一是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農民等就業困難人員,免費提供或推薦簡單實用型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二是對有能力愿意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等援助對象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開業指導、小額貸款、政策扶持、跟蹤幫扶等一條龍服務,幫助實現創業;三是對年齡偏大,生活困難的長期失業人員和大齡失業人員推薦公益性崗位就業,緩解生活困難;四是針對援助對象類別,積極收集適合的崗位信息和組織各類用人單位提供崗位,舉辦高校畢業生、殘疾人、返鄉農民工和婦女等專場招聘會,幫助實現就業;五是積極落實公益性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幫助援助對象實現穩定就業。
三、下一步打算
就業援助月活動不僅在全省營造了關心和支持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的良好氛圍,也為幫助更多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穩定就業奠定了基礎。湖北省將已此次活動為開端,按照全國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證制度和建立全國就業信息監測制度的要求,切實完善人力資源動態摸查機制,健全援助長效機制;對就業援助對象實施跟蹤服務,定期了解其就業狀況和有關政策落實情況。對一時未實現就業的特別困難援助對象,要求各地專門建檔造冊,并分析原因,列為今年重點幫扶對象,為其量身定制就業援助計劃,確定專門人員,落實責任,確保其盡早實現就業。在健全就業援助長效機制方面,湖北省將加大各項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和檢查力度,進一步完善就業援助工作考核制度,確保各項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充分發揮就業扶持政策的社會績效。
【3】就業援助月系列活動總結
為切實幫助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解決實際困難,進一步加大就業援助力度,根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殘疾人聯合會《關于開展2013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滬人社就(20xx)1077號)要求,結合本區實際,春節前,區人保局、殘聯在全區聯合開展了2013年就業援助月活動,重點對區歷年積累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長期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殘疾大中專畢業生、家庭貧困和一戶多殘家庭中的殘疾人員、刑釋解教人員實施就業援助,通過認真制定援助計劃、落實援助責任、提供就業崗位、落實社會保障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活動成效。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建立工作小組,制定活動方案
建立由區人保局局長、區殘聯理事長為組長,區人保局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人保局、殘聯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就業援助月工作小組,就如何扎實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作討論研究,統一制定我區援助月活動的實施方案,明確活動的主題、時間、內容和形式。
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人保局就業科,對援助月活動相關工作進行溝通協調,明確分工,責任到部門。同時,區人保局、區殘聯分別對街鎮各自所屬條線部門作工作布置,并組織予以貫徹落實。
二、實施步驟扎實有序
(一)認真組織調查摸底
各街鎮社保中心結合幫困送溫暖活動,認真組織就業援助員、助殘員調查摸底。一是調查掌握轄區內歷年積累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長期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殘疾大中專畢業生、家庭貧困和一戶多殘家庭中的殘疾人員、刑釋解教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的動態,集中宣傳就業援助政策;二是對轄區內上述就業困難人員進行一次普遍的入戶家訪,具體了解其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就業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幫助其盡早實現就業。
(二)崗位開發和安置工作責任到人
就業援助月期間,各街鎮社保中心均搜集了不少于10個適合援助對象的就業崗位,實行邊排摸、邊安置的就業援助工作機制,認真擬定了援助措施,明確安置時間和崗位去向,為每位援助對象制訂了個性化的援助計劃,崗位開發和安置工作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同時積極配合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費補貼等政策的.落實,確保援助對象實現就業,穩定就業。區殘聯一方面安排各街鎮社區助殘員深入就業困難較大的殘疾人家庭,確切掌握就業困難人員實際情況,為未就業援助對象度身制定個性化就業援助方案,實施針對性的援助措施。另一方面針對殘疾人的就業需求和特點,梳理、挖掘了一批適合殘疾人的公益性崗位,開發陽光職業康復援助基地崗位,向未達到殘疾人按比例分散就業比例的社會用人單位收集殘疾人就業崗位,宣傳殘疾人就業政策,最大程度的確保一批就業困難人員以及殘疾登記失業人員通過社會用人單位按比例就業吸納、自主創業等方式實現就業。對有培訓意愿的殘疾人,組織其參加合適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或定向培訓,并幫助落實培訓補貼政策。
(三)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一是我區二個職能部門步調統一,方案下達后即在本系統作具體布置,協同工作,為全區順利開展援助月活動奠定了氛圍基礎;二是在區、街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以及市民服務中心殘疾人就業服務窗口設置咨詢服務專窗,受理援助對象政策咨詢;三是區、街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設置橫幅宣傳;四是通過區新聞媒體予以宣傳報道。這些舉措,為我區營造就業援助和促進就業的宣傳氛圍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開展了就業援助月主題日活動。
1月13日,開展了就業援助月主題日活動。一是區人保局、區殘聯、區就業促進會在區人保局大廳聯合舉辦就業援助月主題日專場咨詢指導服務活動,同時開展就業援助專場招聘活動,集中推出一批適合援助對象的崗位;二是會同泖港鎮人民政府在該鎮聯合舉行送崗位等專項援助儀式,主要內容包括為援助對象送崗位和為大齡無業殘疾人提供就業補貼兩方面,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市人保局和市殘聯有關部門負責人、區人保局局長、區殘聯理事長、泖港鎮鎮長出席專項儀式并作重要講話;三是我區各街鎮積極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就業援助月主題日活動,在轄區內有針對性的送出一批崗位。主題日當天全區共推出崗位399個,求職登記126人,意向錄用和現場錄用45人,受理政策咨詢192人次。松江電視臺、松江報對本次活動作了全程跟蹤報道。
三、活動成效
(一)援助月活動期間,共走訪就業困難人員135名,共組織專場招聘會14場次,193名援助對象獲得就業崗位(其中:安置在公益性崗位78人,企事業單位吸納就業115人)。幫助援助對象享受政策66人,落實各類補貼52.89萬元。-(二)通過組織街鎮殘聯收集一批就業困難殘疾人員崗位信息,幫助推薦殘疾登記失業人員就業73名,其中社會用人單位按比例吸納就業56人,為482名就業困難殘疾人員發放就業補貼24.341萬元。
(三)通過服務專窗和主題日專場咨詢服務活動等形式,受理市民關于就業援助、職業指導、開業指導、社會保障、職技培訓、勞動關系、勞動爭議及殘疾人等就業政策咨詢500多人次,發放《就業創業政策一本通》、《當代青年職業精神和職業技巧》、《殘疾人分散安排就業申報須知》等市和本區促進就業政策宣傳資料800余份。
【就業援助月系列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09-01
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01-05
就業援助月總結01-06
就業援助月總結推薦03-24
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總結(精選7篇)01-05
就業援助活動總結11-03
就業援助活動總結11-03
就業援助月總結15篇02-22
山西1月全省啟動“就業援助月”活動07-26
就業援助月活動總結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