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08-30 05:43:05 學習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二政治知識點總結

      第一課 一切從實際出發

    高二政治知識點總結

      一、 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1、 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

      原理: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

      (2)人類產生之后,自然界也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

      方法論: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的處理人和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我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時候,務必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2、 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

      原理:

      (1)社會是客觀世界發展的必然結果;

      (2)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客觀的;

      (3)支配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客觀的;

      物質:馬克思主義哲學把不依賴于人的意識,且能夠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叫做物質(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并指明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補充: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1、原理:

      (1)它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的首要條件;

      (2)它是形成各種社會關系的基礎,是人們進行各種社會活動的基礎;

      (3)它決定著整個社會的狀況和發展變化;

      2、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部分組成。生產力的發展是客觀的。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集中體現了社會的物質性。

      二、人們的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應

      1、意識:

      (1)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應;

      (3)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2、表現:

      (1)意識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現象,也能夠反應。事物的本質。

      (2)意識的反作用: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

      3、方法論: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三、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1、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

      原理:

      (1)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要求;

      (2)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的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

      (3)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2、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原理:

      (1)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2)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是科學的制定和堅定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基礎;

      方法論: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對于青年學來說,就是要學習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就要了解我們的現實,就要把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上。

      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

      1、觀點:(1)唯物: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應。

      (2)唯心: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識,意識決定物質。

      2、根本分歧: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3、唯物主義的發展過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機械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4、唯心主義的派別:客觀唯物主義;主觀唯物主義。

      5、方法論: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反對主觀主義。

      (1)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

      (2)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上;

      (3)客觀的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辦事情要有客觀精神;

      (4)正確估量和對待自己。

      第二課、聯系地、發展的看問題

      一、堅持聯系的觀點

      1、聯系:聯系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2、聯系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是相互聯系的;

      (2)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

      (3)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3、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

      4、聯系的多樣性:

      (1)整體和部分的聯系

      1)二者不可分割;

      2)二者相互影響;

      3)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方法論:

      1)要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

      2)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2)因果聯系

      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

      1)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我們正確認識世界,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

      2)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二、堅持發展的觀點

      1、原理:(1)自然界是發展變化的;

      (2)人類社會是發展變化的;

      (3)人的認識是發展變化的。

      2、方法論:

      (1)把事物如實的看成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

      (2)要明確事物處于怎樣的階段和地位;

      (3)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

      事物的成長。

      3、 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指符合客觀規律,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和強大的生命力。)

      三、 運動: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過程。

      1、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主體,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

      2、 靜止:

      (1)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保持不變;

      (2)事物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基本不變;

      (3)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4)絕對運動、相對靜止。

      四、按客觀規律辦事

      1、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的本質的、固有的、必然的聯系。

      2、規律的客觀性:

      (1)它的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3)集中表現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3、方法論: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是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第三課、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 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對立統一的關系。

      2、 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2)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的始終;

      方法論:

      (1)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敢于承認矛盾,揭露矛盾;

      (2)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

      (1)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

      (2)同一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

      (3)矛盾雙方也具有不同的特點。

      原理: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從而找出正確解決矛盾的方法。)。

      3、 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

      (1)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連接;

      (2)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轉化。

      方法論:

      (1)學會科學的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

      (2)把馬克思主義原理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

      4、矛盾的不平衡性:

      (1)主次矛盾:既要抓重點,又要統籌兼顧;

      (2)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全面的看問題。

      ————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第四課、 正確認識事物發展的原因、狀態和趨勢

      1、 事物發展的原因

      原理:

      (1)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2)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

      (3)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

      (1)在個人成長過程中,要正確對待內因和外因;

      (2)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必須把內因和外因相結合。

      2、事物發展的狀態

      原理:

      (1)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從量變開始的。沒有量變作準備,就不會有質變發生。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2)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有必然會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方法論:

      (1)要堅持適度原則;

      (2)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

      (3)要重視量的積累(優化結構)。

      3、事物發展的趨勢

      (1)新事物戰勝舊事物的原因:

      1)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因而具有遠大的發展前途和強大的生命力;

      2)新事物具有舊事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3)在社會領域中,新事物從根本上符合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因而必然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2)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一般都要經過艱難曲折的過程。

      1)舊事物不會自行消亡,為了維護其自身的地位,它總是會竭力扼殺和摧殘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長壯大;

      2)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人民群眾對新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3)新事物的成長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

      方法論:

      (1)要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2)要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4、堅持唯物辨證法反對形而上學

      (1)分歧:1)聯系和孤立的觀點;

      2)發展和靜止的觀點;

      3)全面和片面的觀點。

      (2)根本分歧: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

    【高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二政治知識點總結02-12

    政治知識點總結01-11

    中考政治輔導:初中政治知識點總結09-28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06-15

    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06-02

    中考政治復習知識點總結10-08

    必修二政治知識點總結07-06

    政治必修1知識點總結01-30

    考研政治知識點大總結02-1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少妇女片完整版免费 |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的成年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 |